1连的99式坦克,迅速从断垣残壁处钻进了学校的墙壁,这座维多利亚时代遗留的建筑不久前被印度部队征用做了指挥部,因为中国炮弹很少落在这些具有历史人文价值的建筑附近,这一点经常被印度军队利用。他们后撤时,t72在围墙上开了不少破口,中国的99式坦克的驾驶员,通过后视的摄像机,很容易地将坦克从这里高速倒进学校,连长嘱咐,尽量不去破坏这道墙,因为还有用。现在他们退到头来,必须决一死战了。
刚才这里集结了不少战车,为了借助建筑抵消敌人的侦察,现在大部分都已经从两翼出动了,大部分为了打援,其余的马上就会包抄过来,贺凡的目的是在短时间内,全歼敌人这个骄狂的连。
后方情报部门已经对缴获的敌军同型坦克进行了一轮射击试验,虽然不是很充分,但是试验证明,99式的坦克炮仍然可以在1公里内击穿敌人正面,敌人火炮的测试还来不及进行,不过预计可以在更远距离击穿99式正面。从这股敌人高歌猛进的迹象看,他们更愿意面对面硬拼,显然对自己的火力极有信心,但是这不是中国坦克手们想要的。
一连连长退到校舍大楼旁,利用前方缓坡上的苗圃隐藏住自己车体,这里突出于全连,但是可以迅速后退下坡躲到敌人射击死角,而该连其余车辆也各自退到有掩护的区域,等着敌人推倒墙壁过来。
大部分车长都钻出炮塔观察,更多地利用听觉以及其余的感官,提前察觉敌人靠近的位置,以便抢到射击的先手。之前一路后撤,某种程度上让敌人追上了瘾,很可能让敌人产生轻敌的念头,现在到了见真章的时候。几分钟后,敌人的退路就会被切断,不过现在,胜负仍然未定。这股敌人脱离大队大约4公里,贺凡要的就是这个缺口,给所有的敌人一个下马威,当然他这个计划如果能成功,大部分功劳来自于无联络,无指挥,全面后撤的印度部队,减慢了后面敌人的速度。
1坦克燃气轮机发出的声音不大,但是1连长已经可以听到刺耳的金属摩擦声,他们已经很近了,但是看不到。敌人没有从已经破损的墙洞接近,也许他们也担心中国坦克会预瞄这些地方。
1连长抬起头,看到4层高的学校大楼上,一名狙击手正向他做手势,示意敌人分成了2股,从左右过来。狙击手在这样的战斗中,发挥不了什么太大的作用,但是可以在高处提供一些预警。另外楼顶上还潜伏着几个火箭筒小组,他们来自于机步连。在坦克后方,已经放下步兵的战车,随时可以投入战斗,从实力上已经远远超过了敌人一个坦克连。
校舍三楼突然遭到了墙外敌人炮击,显然敌人也十分担心在这样的地区,被步兵偷袭。1连长继续抬头,狙击手示意,敌人停在了墙外面。距离这里不到400米。显然双方就隔着一道薄弱的砖墙,互相对峙着。敌人突然一改之前的目空一切,变得犹豫起来。是不是部署出现了什么纰漏,被他们看破了?
外面的敌人坦克又对着主要建筑发射了一排炮弹,将左侧钟楼也掀掉了,丝毫不顾忌什么历史遗迹。不过看上去炮击很盲目,似乎想试探一下有没有步兵。
等了漫长的30秒,楼顶上隐藏的狙击手向坦克手示意,敌人过来了。1连长举着望远镜紧张地等待着,他感觉到了敌人已经到了跟前,很快他就看到了墙后面的渐渐冒出来的天线以及上面飘动的蓝色小旗子。他决定留在炮塔上,在近距离作战中,车长能留在外面,可以增加很大的观察面积。
“炮口右转15,看到目标,射击一次,迅速后退。”
炮口还来不及转过,车长指定的区区15,右侧的高墙轰隆倒塌。巨大的敌人坦克顶着一堆残砖破瓦开了进来,巨大的烟尘随之扬起。显然,这辆坦克的反应会比准备已久的中国坦克手慢一些。
炮手沉着地向一团尘埃发射激光,同时等待弹道计算,这样的距离完全可以用瞄准镜内的十字准星射击。在扰动射击模式中,瞄准镜与炮管互相平行,刚性并列,短距离上可以作为直喵准星(不必考虑炮弹下落、横风或者提前量)根据经验,炮弹会落在测距激光光斑差不多的位置上。
不过炮手决定再多等1秒钟,等烟尘落下些,好从容瞄准薄弱位置。对手巨大,晃动的炮塔,确实给这些身经数战的老手很强的压迫感,这种感觉是与t72对峙时完全不同的。
与t72作战时,可以在2公里外,对它们进行点名,而不用担心敌人的火力,因为敌人的炮弹远距离上总是没什么准头。大部分时候,印度t72坦克的第一炮,总是会落到坦克前面,似乎他们在开火前并不校验炮管磨损,或者炮管发射的实际初速,要比弹道计算里面储存的那个数字低很多。1连长甚至还看到一辆猛冲到近前的印度坦克突然炸膛,一团火光消失后,炮管变成了四面开花的钢条,然后车组全体从冒着滚滚黑烟的各个的舱口爬出来,然后就气呼呼地就站在坦克旁。
但是以上这些经验,在面对眼前这些装备精良的敌人后,必须做出修正,从贺凡以下,突击部队的全体人员,都不敢轻敌,即使激光测距的读数只有29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