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我想了想,还是删除了原来第一章前留言,毕竟现在的我和6年前的我、和10年前的我都不同了。
今天看到一个新评,但是非常感谢,尽管是批评但看得出很用心,我戳开他收藏的作品,恐怕只有西汉的真爱粉才能做到如此。
之所以提到10年前,是因我高中就开始手写这个小说,后来大学改为电脑誊抄续写,手稿都还在,和毕业证书放在一起,对我来说很珍贵。中间修改无数次,最终决定发出来并更新的时候,是我初入职场最为难熬的时间,它成了我的支撑。这期间交到很多朋友,现在想来非常珍贵,只可惜我顾此失彼,未能用心经营这些友情。刚才有些懊悔,因为前路漫漫却没有知心伙伴的日子,实在是寂寞。
第一次断更时间不长,因为工作的艰难挺过来了。第二次断更时间变长,后来工作的艰难又挺过来了。第三次断更很久很久,若干年,却是因为所有的艰难都已经看开了。大概是快乐使我忘记了曾经的精神支撑,大概是现实生活中有了全新的目标,我无限期离开了。2017年我回来过一次(也可能是2016年),却只是过门不入,未能停留。
然而这几年,一梦未央的影子却一直在我脑海中,我没忘也忘不掉。怎么可能忘记,“霍去病”三个字,是我记事起就印在脑中的名字,虽然我不知道他是谁,以至于我在《汉武大帝》上映的时候,从沙发上蹦起来,是他!仿佛是电视剧里提到我的旧相识。
可是如果有耐心读到最后的小可爱们会发现,霍去病完全不是男主了。如果我很幸运还有从一开始就陪着我的读者,你们也会发现,最后的走向其实已经脱离我大纲的掌控。
我和6年前不同,和10年前不同了。而今我通读一遍后,我知道,卉紫大概也长大了。毕竟她这一梦,或许将凭空多出10年的记忆。从一个含糊不清、自以为是的自私鬼,恍然醒觉,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知道自己是谁了。而这个故事,也选择了它自己的结局。
这是我,也是每一位的变化。
还有就是,过去批判性的留言以及自己的解释也好、辩解也好、无奈也好、伤心也好,现在看来都觉得非常有趣、非常宝贵。
就当我是在猜测、是臆想吧,毕竟历史变成了文字,它不再是画面,不再由活生生的人以言谈举止来展现。或许时空当中有夹缝,我只是想试试夹缝当中另一种可能性。我是虚构,但虚构的还算认真。
欢迎各位留言交流,非常不清高地向增加收藏和点击,嘿嘿嘿。
闲逛许久不觉天黑,卉紫已经困得呵气连天眼皮打架,而这座城市的夜生活却刚刚开始。街灯乍起,小吃街也一片火热。一早就吃饱喝足的她虽已无所事事,却不想回家,不想参加家里的口水战。
这几天怪梦不断,一睡着就满脑子喧嚣,总有些穿着褂子的怪人飘过,时而有男子的温柔呵护、女子的谈笑风生、更有不知是谁的凄厉争吵。她知道这是梦魇,而梦魇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
可谁也扛不住每晚每晚的心理混乱啊。
卉紫郁闷透顶,三五不时就有一吐为快的冲动,却怕被人误会成女神经。
困倦的她听着爸妈无休止的斗嘴声思绪更加烦乱。
爸爸是高校史学教授,论著荣誉无数;妈妈是市医院的主任医,平时总有一股好似按着人屁股扎针的狠劲。二人虽然画风不同,但同是高学历死傲娇,难免会就某些话题起些争执。每当他们争论不休,卉紫总是炮灰。
今天老爸得了一个方盒子,傍晚他们便在饭桌上就这方盒子开启了辩论会。卉紫饭吃一半撂下筷子,借口消化粮食,抓了把钱就出来继续胡吃海塞。吃饱了、再加上已十数日夜不成眠,一股股倦意直涌上脑门。实在没力气,便穿过那两条街回到社区,死气沉沉的向楼上爬去。
回家时九点,夫妻俩已不吵了,而是凑在书房叽叽咕咕,甚是专注。
卉紫想起那方盒子。
平日老爸时不时总往家拎些古玩文物,这次的盒子包装精细,应该不是掉土渣的瓶瓶罐罐,搞不好是个光洁小巧的古玉——卉紫不由得一笑,暗道一定要在交公前弄到手把玩几天,兴冲冲地奔进书房。
“快来看!”老妈勾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