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第423场 轻放下压力

更要命的是,在这篇专访的下面,竟然像是配合般的有一篇爆料文章:“具知情人士透露,由于李小乐拒绝了行政新闻局新片提议,执意不在拍摄战争题材,导致与新闻局产生严重分歧,据悉李小乐已经心灰意冷准备离开台湾……

但是这新闻局的一亿两千万公映奖励金的立项目时限在今年年底,所以李小乐只得在这短短3个月时间内把这些奖励金挥霍掉,这才有了投资7000万的《海角七号》与投资5000万《那些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的诞生……”

娱乐媒体们还没来得及评论,但网络上对这条新闻的讨论已经开始进行了。

“说实话,这个状况真是让人啼笑皆非啊,明明是两岸合作,新闻局非要给人家李疯狂定题材,搞艺术哪里能这么僵化,难怪李疯狂要负气做这种纯赚商业的青春偶像片呢……”

这个评论的话已经算客气了,很多评论直接出言讽刺李小乐:“大概这位导演是拍《赛德克·巴莱》题材太敏感被逼疯了,所以什么敏感镜头都不敢碰了,就拍一部迎合那些少男少女的偶像剧,可这家伙是在内地读的高中,韩国读的大学,却来台湾拍一部本土的偶像题材…我敢打赌这电影里女主角不是白血病就是遭遇车祸,就是男主角是豪门公子哥!”

“算了吧,李小乐这次肯定就是赚点块钱拍屁股走人了,看你们平时骂的欢,现在人家不跟你们这些台湾佬玩了吧,让你们自己在那笑岛里自娱自乐吧,你们不稀罕李小乐,咱内地稀罕~人家李小乐用偶像剧糟蹋你们也是你们罪有应得。”

而此刻,远在万里之外的太平洋另一端的洛杉矶瓦尔大夏中,世界最知名的影星汤姆·克鲁斯正皱眉听着自己的合伙人保拉·瓦格纳念着李小乐的这条负面报导。

“看起来,我们收购联美的竞争对手日子并不好过……或许我们不用在烦恼那个难缠的亚洲小妞了……”保拉·瓦格纳这位棕发中年美女表情轻松地笑道。

这段时间,外界都知道了汤姆·克鲁斯与派拉蒙闹翻的消息,他们收购米高梅旗下的联美公司已经是必须一步,可万万没想到,在收购原本一切顺利时,突然半路杀出了一家叫黑珍珠的中国公司,那位个叫雷婷的女代表人,竟然在收购行动中给他们巨大的压力。

汤姆·克鲁斯两人这才不得已调查黑珍珠公司的背景,也正好看到了黑珍珠核心人物李小乐最近这条负面新闻,保拉·瓦格纳经过几番调查,确认了黑珍珠公司收购联美的资金还差那么一点点,如果这次李小乐年底的电影失败,就算雷婷能与米高梅达成协议,明天他们也拿不出足够的钱来接手联美。

“我可不觉得黑珍珠公司会收手……”汤姆·克鲁斯双手托着自己的下巴,迷人的墨绿色眼睛里露出一丝担忧,用手转过电脑屏幕:“保拉你来看看这个吧。”

为什么毫无导演经验的九把刀拍摄《那些年》会那么成功,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那些演员在电影中的状态特别的纯粹,没有人用力过猛,拼命想表现自己。

在当初九把刀这部电影在拍摄时,外界都认为只是一部作家的试水之作,所以演员们都没有把电影当作自己扬名立万的工具,剧组才保持了一种与电影里同样单纯美好的氛围。

如果是自己来拍摄,以李小乐这三个字在电影圈里的份量,不管是不是专业的演员,只要来到剧组恐怕都会抱这一次要成为大明星的功利心态了,这是非常危险的,这会破坏这部电影那清澈的感觉……

比起一群聪明绝顶的演员,他更需要是一帮青涩诚恳的笨蛋。

想到这里李小乐皱眉打开电脑,开始了冥思苦想,无数的脑细胞高速的运转起来,如果雷婷此刻在身边看着他那闪烁不定的双眼,肯定又要说他这是“满肚子的坏水又开始蒸发了……”

李小乐现在想做的很简单,他要破坏所有人对于这部作品的期待度,让外界舆论的压力消弭与无形,如果让《赛德克·巴莱》巨大的成功的后续期待压到《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上,会毁掉这部电影的。

就在他无意义地拖拽鼠标时,电脑荧幕上跳出是关于王群的采访文章,内容是大骂新闻局把1亿多奖励金给自己拍摄小题材的内容。

咦~?这个人正好可以用嘛嘛,在脑子快速思考自己可以调用的资源之后,李小乐嘴角露出微笑,慢慢就构建出一个损人利己的计划,他马上拿起手机打电话给了台北联合报总编刘成俊,自从魏德胜在联合报开专栏之后,这份台湾销量排名前三的报纸已经成为了黑珍珠在台湾最铁的媒体伙伴。

“刘总编,现在有空吗?”李小乐开门见山地道:“有个事情需要你帮一下忙。”

“没有,李导演你有什么要关照的?”在办公室里的刘成俊接到李小乐的电话,心情十分的兴奋,之前因为《赛德克·巴莱》引发这场硝烟弥漫的舆论战上,联合报选择坚定地站在了李小乐这边,销量上涨百分17·9的结果证明这个决定是无比英明的。

“是这样的,我在拍摄一部新戏,打算做一个负面营销……”李小乐大致把事情交代了一下,其实以他今时今日在华语影坛的地位,根本就不需要再耍这些宣传上的小把戏,只是既然要让演员们心态放平和,那就不仅仅是要欺骗河智苑一个人了,而是要制造一个所有人都相信的假象。

现在大家都清楚他在台湾的舆论上受到了院线的讨伐,而背后支持他的新闻局又希望他拍摄大制作,如果外界知道他拿着新闻局的1亿多拍两部文艺片而自己一分钱都不打算投入,甚至连拍摄用分段剧本都还没写好,恐怕都会认为他与新闻局关系决裂,准备在离开台湾前捞一笔快钱吧……

当然,其实这件事情绝妙就在于其实有些细节是真的,他确实要离开台湾了,而且《那些年》这部电影从题材到拍摄方式,都有一种取巧的嫌疑,2个月之内就能完成所有的拍摄与后期制作。

这些事情或许欺骗不了刘成俊这样的资深媒体人,可对于普通的观众来说,这个逻辑非常的具有信服力,这种负面的舆论会大大减轻参与演员对于这部作品的期待度,这是李小乐想要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