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带着帽子警官,在荒凉的大城市骑马苍茫独行的镜头……
是的,《行尸走肉》,世界上第一部正统的丧尸剧集……
丧尸题材与中国功夫题材一样,是欧美独有文化题材,这种带有恐怖性质的题材,曾经在美国50年代恐怖风盛行时期风靡一时,而到了70年代之后就进入了萎缩期。
不过最近10几年又有了回暖的趋势,《僵尸肖恩》,《活死人黎明》,《惊变28天》等等电影佳作频出,口碑与票房都颇佳。
不过与之相反的是,这个题材却在电视剧上不受欢迎,2000年cbs,美国电视网,都分别推出了《临界点计划》,《恐怖大师》两部丧尸类型题材片,收视都很不理想。
为什么丧尸片搬到电视上就不受欢迎了?其中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
首先,恐怖片是个固定的模式,从一开始的惊悚到吓人,靠着的一个故事逻辑描述,最恐怖的点只有那个几个套路,电视剧也可以吓到人,吸引人看下去,但是时间长了,丧尸再恐怖,大家也就“审恐疲劳”,就提不起兴趣接着看了。
其次,也是最主要的,在美国电视剧的尺度远远要比电影开放,所以各种题材非常丰富,各种超人,怪兽,特异功能者充斥电视屏幕,导致丧尸这种迟钝的显得怪物太过老套了。
现在普遍的观点是,只有《生化危机》中那种行动迅速,力量巨大的僵尸怪兽才是吸引人,才会带给人恐怖感……
不过在李小乐看来,这两个问题其根本的原因是这些电视人完全搞错了方向,他们只是一味的想博得高收视率,尽量想把电视剧拍得更加恐怖些。
其实这也很正常,因为电视台与制片公司不一样,他们看的报表不是票房,而是收视率,而收视率确是一个时事变化的数据,观众随时都可以转台,这也导致了一集电视剧40分钟收视率上下起伏非常之大,那些电视台的管理层们拿着收视率报表一看,所有吓人的镜头收视率是最高的,其他时间的故事铺垫都收视平平,管理层理所当然地会要求导演与制片加大恐怖吓人的镜头比例。
这样久而久之,由于刻意堆叠恐怖镜头,导致整体故事情节与节奏慢慢混乱了,剧集就质量就会直线下降,没有故事作为骨架,无论镜头里画面再怎么恐怖,别人都不会再看了。
这就是刻意强调收视率的结果,这也是电视制度的通病,主要因为电视台的管理层很少有懂故事逻辑的,他们眼中是看数据,用他们的话来说:“什么艺术分析都是主观的,只有数据不会骗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