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4章 第674场 崛起的可能

他在93年与几位新西兰电影人成立维塔数码之后,一点一滴把新西兰电影产业发展出来,直到进军美国拍摄《魔戒》,才真真正正步入世界顶尖导演的队列,成为世人仰慕的大导演。

其实在拍摄《赛德克巴莱》时候,李小乐开发了不少玛雅的特效插件,很早就认识了彼得·杰克逊,在电话里也聊了很多,彼得·杰克逊给他印象是一个很疯狂,很精力旺盛的人,无论谈电影的什么方面他都能滔滔不绝,是一个很好的对话者。

多功能厅里前方布置着一个铺着红地毯的舞台,还有怡人的花盆植物,两人坐在舞台中央的红木椅子上,都手持一支麦克风,旁边地上放有矿泉水。而舞台下面宽阔的厅里座无虚席,还有应邀高兴而来的媒体记者,后面坐满了剑桥艺术戏剧学院年轻学生,电影艺术系、美术系、编剧系……

众人都津津有味地听着这场对话,尤其是的电影艺术系学生十分兴奋,又全神贯注不容许自己错过一句话,如果说乔治卢卡斯与斯皮尔伯格影响了80,90年代全世界的一波大学生,那么彼得·杰克逊与李小乐则是2000年之后,年轻学生中最热爱导演中的两位了。

在经过一番简单的演讲之后,大厅里的气氛更加热烈,大家终于进入了他们等待已久的研讨对话环节。

而现在主持人又挑起了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两位都是亚洲与大洋洲电影人的佼佼者,如何让本国电影更具世界性,与好莱坞电影抗衡呢?”

已经减肥超过60磅的彼得·杰克逊,显得比之前胖乎乎的样子帅气多了,他拿着麦克风便说道:“想要本国的电影得到世界范围的认可,首先一点是需要优秀的本土电影演员。”

“电影演员非常重要。”李小乐点了点头,他对于这点是深表认同,他也拿着麦克风说道:“先不说一部电影成功不成功,起码一点是判断这部电影是隶属英联邦的英格兰,还是中国的,首先一点是你用哪一国的演员担任主角角色,好莱坞拍过很多中国题材的故事,但是实际上那都是美国电影而已。”

“在这点上,我的承认英联邦有优势,我们有大量的优秀演员。”彼得·杰克逊笑着分析道:“而法国与德国这些国家都比较可怜了,他们演员太少了,就算文化再优秀也吗没办法拍世界级的电影。”

“那么除了演员还有什么必要因素吗?”主持人继续问道。

“我觉得还有两个条件。”彼得·杰克逊伸出了两个手指头道:

“其次,如果要拍出世界级的电影,那么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电影工业支撑,小范围之内的艺术电影无论拍的多么极致,始终是无法影响大众文化,必须要把艺术变成大众懂得故事,这其中就牵扯到了巨大的资金投入了,比如说一场场景,在艺术片里可以写意到只拍一个街道一个角落,把主要人物拍的精细就可以了,因为懂电影的人一看演员的服装,他的谈吐,台词他就大概知道故事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