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进的秀才统共也才二十二人,除去年纪小的、岁数大的和没成婚的,可不就没剩下几个人了。”堂嫂笑吟吟地说出了王悠和王愈受欢迎的理由,“这几个人里,模样端正的,体貌不凡的,可不就只有你们两个了么?”
王悠和王愈:“……”
我们太受欢迎了,该怎么办?在线等,急急急!!!
堂嫂说的还只是表面的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大家都心知肚明。别看他们两个还只是秀才,但却是两支潜力股。尤其是他们俩年纪轻轻就考中了秀才,这将来的前途自然不可限量。
他们两个就是那香饽饽,是蕴藏着丰富资源的有待开发的宝藏,谁要是得了其中之一,那是好处多多啊。尤其是王悠和王愈还是亲兄弟,无论嫁了哪一个,那都是买一个送一个,一下子就跟两个秀才扯上关系了。
若是他们再往上走,中了举人、中了进士,那简直就是赚大发了,跟吕不韦的奇货可居一样。从此因为女婿的关系而跻身士族,成为上层社会人士。
若是他们一辈子也考不上举人,终生止步于秀才,那也没事。秀才即便是当不了官员,但是也能当个绅士。这绅士可不是现代社会里的行为优雅有礼的男士,而是古代社会当中跟地方宗族一起管理地方事务、维持地方秩序的掌权之人。
绅士一般包括秀才或者不当官的前任官员。虽然他们的权力小于地方官,但也是帮助百姓排忧解难的一号人物。在处理公共事务的过程中,他们明里暗里都能享受种种好处,不仅可以积累起广泛的人脉,还能发现很多发家致富的方法,最终成为一个要钱有钱、要权有权的有产阶级。
因此,招一个秀才当女婿那是好处多多啊。要是这秀才女婿还长的一表人才的话,那就跟中了大奖一样,做梦都能笑醒。
王悠王愈跟堂兄堂嫂好说歹说,终于又成功地把相亲的事情往后推了。
“你们可有想好要去哪个书院求学?”堂兄问道。
“我们想去学海书院。”王悠和王愈答道。
“竟是学海书院么?”堂兄大为惊讶。
连在一旁坐着听大家谈话的堂嫂和王晨也都大吃了一惊。
王曦小丫头不明所以,她不知道学海书院是个多厉害的存在,只以为就是个一般的书院。她看看这个大人的脸色,又看看那个大人的表情,还是看不懂,索性就低头翻花绳玩。
“是的。”王悠点头答道,“我们觉得以三弟的才华,非常值得一试。哪怕没通过他们的考试,将来去其他书院入学时也能便宜许多。”
这就跟高中生填志愿和大学生考研一样,想要去的第一志愿大学上不了,就调剂去差一点的学校。差一点的学校也是愿意接纳落榜的报考生的。
“可是二弟你……”堂兄说话只说了半句,后面就不说了。
王悠秒懂堂兄的意思,无非是担心他考不上学海书院。实事求是地说,王悠即便是人品大爆发,走了狗屎运,那……那也是考不上学海书院的。所以王悠这次就只是去陪考而已。
“大哥不必担心,若是三弟考上了,那我即便考不上,也能以书童的身份随她在书院学习。实际上与考上了并无区别。”王悠解释道。这是他想到的最佳解决方案。
“倘若是这般打算,那倒是很值得一试。”堂兄听完点点头。他知道书院里的一些内幕,所以完全赞同王悠的做法。
堂嫂和王晨听得目瞪口呆,原来还有这种操作。
“所以,你们此次是打算先考完乡试再去书院考试吗?”堂兄又问道。
“是的。”王悠答道,“无论三弟是否能侥幸考中举人,我们接下来都打算去书院读读书。一个人闭门造车总是不好,多去认识些同窗好友也是好的。”
王悠没有提到他自己去乡试会不会中。因为他知道自己是绝对不会中的。能中个秀才都是侥幸了,要是中个举人的话,那不得祖坟冒青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