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门遗子萧如歌(9)

有了太子手谕,顾尚辰领着萧如歌一路顺畅的到了大理寺的档案库,看守档案库的是一个很有眼色的中年大叔,知道顾尚辰是为太子办案之后便恭恭敬敬的伺候在一旁,顾尚辰随后便让他守在门口,表示他们自己找。

那人心知不能多问便退到了门外,顾尚辰随即对萧如歌道,“咱们分头找吧。”这档案库里的卷宗积攒了数十年,只怕是不下数万卷,找起来自然不容易。

顾尚辰给足了他自己找的借口,并且在系统的提醒下大概知道萧战将军的卷宗大体在什么位置,于是有意无意的将萧如歌引导向了那个方向,顾尚辰自己则装作认真寻找的模样随意的翻找着。

果不其然,很快他就发现萧如歌的身形一晃,然后整个人便定在了那里,顾尚辰没有打扰他,给他足够的时间查看清楚。

另一面不知道自己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眼皮子底下的萧如歌,当他怀着急切的心情终于找到当年父亲通敌叛国卷宗的时候,整个身体都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起来,迅速向四周环顾了一周,很快他就发现丞相公子在离他四五米远的另一头,此时正认真的翻找着,萧如歌当即迫不及待的将卷宗打开了。

卷宗里简略的记载了他父亲萧战当年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的事迹,直到十年前,萧战通敌叛国的消息传入朝中。卷宗里说,萧战通敌叛国,在齐国与周国大军开战前夕,竟然在胡人沟与敌军将领密会,并将齐军兵防图送给了敌军,萧战这一举动直接导致齐军大败,死伤无数,齐国损失惨重。

随后,三个证人指正了萧战通敌叛国的事实。一个是当时萧战大将军的心腹副将,徐茂福,也就是现在的国公府主人。徐茂福指认萧将军在大战前夕行为异常,并在大战之前秘密出营,在两军交汇的胡人沟秘会敌人,当时跟上去的徐茂福还不知道那就是萧战,于是匆忙间当场站出对两人出手。慌乱之余的萧战被徐茂福刺伤了手臂,但萧将军本就武功盖世,一般人根本伤不到他,密会的两人随即摆脱徐茂福迅速离开,而徐茂福无奈只能慌乱回营通报。

第二个证人正是十年前一夜暴富的胡大元。他当时还是个茶叶商人,正从吴国收茶回来,因为齐周两国交战焦急,一直待在吴国茶山附近的他不可能收到两国交战的信息,于是直到经过两军交战地他才知道,两国大军正聚集在附近,随时有交战的可能,但就在他慌乱赶路的当晚,刚巧就在胡人沟看到了萧战将军密会敌人,所以他成了证人之一。

而第三位证人,也是最为关键的证人之一,正是当时一位著名的随军军医,是他证明了萧战将军手臂上的剑伤与徐茂福的剑口吻合。

如此三个证人刚好证明了萧战通敌叛国的事实,这些都是萧如歌从未知道的。但有一点让人有些费解,当年萧战通敌叛国消息传回来的时候,是说萧战的叛国导致齐军大败死伤无数,所以萧战被就地正法,这是所有齐国人所知道的,也是当年的萧如歌所知晓的。

但是,在这卷轴里记载的却不同,萧战并非是被就地正法,而是饮剑自刎,也就是说萧战是自杀的。

萧如歌看到这里的时候已经双眼发红,当年他还小,可是后来想想却一直对这件事耿耿于怀,一是他绝不相信自己的父亲会做通敌叛国之事,任谁都可以就是他父亲不可能,他们萧家可是三代忠烈,全都是保家卫国的名将啊,通敌叛国是为了什么?理由呢?根本说不通。

再就是说他父亲被就地正法,这他就更不相信了,萧战以武功盖世而闻名于世,那可是被称为齐国守护神的存在,而将士和敌军们却更喜欢称他为战神,战无不胜的常胜将军,以他的武功又有什么人能伤得了他。

所以不管怎么想到处都充满了疑问,明明处处都是破绽,可当年却没有人站出来为他父亲说话,现在更是对其讳莫如深,萧如歌每每想道这些都愤愤不平,为自己父亲不平,也为他们萧家几代忠烈不平,他甚至对这个朝廷对整个齐国都充满了厌恶。

现在看来,这三个证人在这件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尤其是从胡大元的话来推断,徐茂福一定知道些什么,如果父亲当真是被奸人陷害,那徐茂福一定是其中之一。

萧如歌强自压下心中翻滚的情绪,脑子里迅速思索着,现在胡大元那里问不出什么,而徐茂福又轻易接近不得,那么他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那个叫候廖思的军医身上,而且既然是他认定的萧战身上的伤,那么他就一定知道内情。

想到这里萧如歌情绪再次翻滚,压在他心头十年的痛苦和责任终于有了眉目,他们萧家被迫背负的耻辱,一家几十口人的冤屈,似乎都即将重见天日,却在这时,萧如歌猛然发现身边站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