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在这瞬息万变的时代,或许靠的就是这两三年的短暂领先吧?
当然她也做好了承担某些网友攻击的准备——她毕竟有在就职典礼上假唱的历史。
发送完twitter,卡莉合上电脑,此时还不到詹娜下班的时间,家里还暂时只有她一个人,她拿起身旁的吉他,按照乐谱演奏着《onlygirl》未经任何混音修饰的最初版本。
像歌名所表达的,在这首歌里,演唱者以第一人称的“我”向第二人称的“你”发出呼喊,爱我吧,“让我感受到我像是这个世界上的最后一个女孩儿”,rihanna的版本将这首歌演绎得魅惑而自信。
mv里,rihanna留着一头那张专辑时期的标志性红发,身着抹胸长裙,在一片无人的花海里尽情歌唱,画面相当养眼。
卡莉的嗓音和唱功对于这首歌自然是绰绰有余,但她目前只是一个16、17岁的小姑娘,身材偏瘦,却并不丰满,外型条件和气质上并没有rihanna的女性魅力,使劲儿向这个方向包装肯定会有违和。
如果说,卡莉通过拥抱流媒体,来改变前世只钻研唱功,忽视观众反馈的做法,算做在个人公关上的“开拓新路”;那么,发掘某首前世热单的新的、更适合她本人的演绎方式,就是音乐上的“开拓新路”——无论如何,不能反过来让她前世对歌曲的记忆,成为阻碍她发展的桎梏。
卡莉瞥了一眼门边穿衣镜倒映出的自己的模样——一个沙发上抱着吉他的年轻女孩儿。
karly作为歌手,个人形象是青春阳光的——可以性感,但成年前后这个时间点也要求她的性感必须在健康的范围内,不能色情;而作为曾经昙花一现的wondernd组合的一员,卡莉的形象也是活泼的。
最能保证市场的做法,是将这第一张专辑做成一张年轻女孩儿的成长诗——从第一首歌到最后一首歌,在结构上表达出一种具有普适性、容易获得共鸣的经历,比如发现自我,情窦初开,受到挫折,重新出发。
不论对于年轻女孩儿还是男孩儿,感情都是成长中不会被忽视的一部分。
这个结构既跌宕起伏,又在最后积极向上,表达希望。
一旦确定了专辑的中心基调和概念,制作和选歌就可以围绕着来。
那么结合着“成长诗”这个目的,以及她的形象和年龄特点,《onlygirl》这首歌,卡莉打算抛开rihanna的演绎方式,做成“情窦初开”的版本。
歌曲演绎上,她打算尝试音更高,更空灵的表达效果。
而对应的,《titanium》也能找到其在“成长诗”里的位置——即最后“重新出发”的位置,表达一种坚强和希望。
“youshootmedown,iwon\tfall,i\mtitanium”(你将我击倒,我却不会倒下,我坚不可摧)
对比sia的“撕心裂肺”版本,卡莉认为自己可以唱得更圆润一些。
其余的选歌,也以填补“成长诗”这个框架为指导思想。.: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