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7、此生之恩来世再报

行军两日,他们来到临湖县城外。

有趣的是孙策和刘枫的选择一样。

临湖县和舒城县发生,除了叫阵的人不同外,几乎没有区别。

城前骂阵。

口吐芬芳,似乎已经是武将传统美德。

而怒气冲天的孙策,策马在临湖县城楼前大骂道:“太史慈,给我滚出来!”

一声声怒喝响天彻地,这怒声中饱含着质问,不解,疑惑,他很想得到答案。

陈武,背叛,他得到消息,跟周瑜猜测的一样。

因其家族原因,忠孝不能两全。

他能理解,也可以释怀。

而太史慈,他一直坚信,他不会叛主,一直觉得被关押在大牢中等着救出来。

然而,太史慈呢?

我孙伯符当你兄弟,你怎么有脸,带兵来打我,斩我大将?

之后,又有秦松背叛,他彻底懵了。

我孙策做了什么众叛亲离之事?为何一个个叛我?投敌?

难道都是贪生怕死的小人?

他不信,他孙策看人这么久,一直没怎么看错过。

可在庐江一个又一个人的选择,就像大嘴巴扇过来,一个又一个巴掌打在脸上。

告诉他,他错了,那些都是小人,贪生怕死之辈。

“主~吴侯,久违了,别来无恙。”

太史慈看着城楼下气势汹汹的孙策,早在孙策转兵东进,斥候就回报了。

他以为,他可以坦然面对,但他发现做不到,直到孙策骂的声音沙哑,他有些于心不忍。

艰难无比的,登上城楼。

真的见到孙策,多么熟悉的面庞。

那一刻,他心神一阵恍惚。

主公,差点脱口而出,话到嘴边,愣是被他咽了回去。

他张了张嘴,羞愧的抱拳,拱拱手道,他心情复杂的想道:吴侯,对不起,都回不去了。

当见到太史慈羞愧的出现在城楼上时,孙策长戟指着太史慈吼道:

“子义,你我过命交情,何故兵戎相见?

我孙伯符可曾做了对不起你的事,让你率兵截我后路,斩我大将吕子衡?

是不是,子义,你有什么说不出的苦衷,难言之隐呐?

还是说,华亭侯真的那么让人,不惜背主而投?”

他多么不相信这一切是真的,他多么希望,太史慈有什么难言之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