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灵公殿剑光凛冽,寒气逼人。小道童左右看见如此情形,心里并不害怕,只有几分震惊。周围其他道童也是如此,毕竟他们虽然算不得江湖人,单也算是世间人,虽没见过如此景象,但是佩刀负剑的江湖侠士却见的多了,所以心底也算不得有几分害怕。
不过虽然众道童心里不怕,但还是被各位道长拉到身后,以防被伤到,刀光剑影的江湖不应该放在少年身上,他们的身上只有草长莺飞便够了。小道士左右更是被师兄弟们紧紧护在身后,谁让他的年纪最小,身子骨最脆弱呢。
只见站在道童身前的老子祠道长、斗姥殿道长、救苦殿道长、灵公殿道长、太白殿道长、四圣店道长与太乙掌教王玉阳纷纷摆出一样的起手式,右腿前伸,左腿屈膝半蹲,四指自然卷曲,拇指扣于食指的第二指节上,拳面齐平,平拳变立拳立于身前,拳尖直指身前而左手后撤,五指指尖自然捏拢,屈腕,掌心含空,行云流水。
看着身前剑拔弩张的情形,老子祠道长莫清风笑着说道:“论武我不及张饵,论术我不及明月,论经我不及太白,论丹我不及掌教,但是论如此,我倒是真要与身前各位比上一比”
莫清风身旁的道士莫太白听闻此话,哈哈大笑道:“清风,我就晓得如此情况你一定会要卖弄一下你在道观的地位,虽说确实如此,但是你也不要总说出来,万一对方真比不过你,那么还有何脸面谈江湖呢,如此修道,甚是不好呀”
道长王玉阳在一旁笑着说道:“正心以为本,修身以为基,道法自然,心道自然道,清风师弟不必如此一说”
纵观此时的灵公殿太乙道士们,也完全看不出来即将到来刀光剑雨,只会以为是众道长在坐而论道,笑谈古今。
宋知命所领头的所谓江湖人士,早已抽刀持剑向着众道长砍杀而来,寸步之距,转瞬即至。
就在众道长刚刚有所动作的同时,只见一柄剑身绣花桃木剑突兀而来,扫平了剑气,扫退了所谓的江湖人士。
此时的灵公殿前一位身穿破烂紫色道袍,脚踩破烂草鞋,头戴紫金莲花冠的老道人缓步而来,十里之距,一步即至。
慷然抚长剑,济世岂邀名。
“不知众位施主前来太乙山所为何事,可否让老道为众人解惑否”一句声音不大不小的话语,打破了殿内所有呆住的人群,真可谓一人曾当百万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