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初次相见

汉天子 六道 3456 字 8个月前

刘秀和龙渊观望了一会,两人同时注意到一名青年。

这名青年和刘秀年纪相仿,也就二十左右岁的样子,穿着普通,白色布衣,但却生得眉清目秀,面如冠玉,在这一群五大三粗的赌徒当中,显得格外醒目,也有些格格不入。

最让刘秀惊讶的是,青年每次的押下去的赌资都不多,但十押能赢七八次。只几轮下来,他面前堆积的钱币又大了一圈。

龙渊经过观察过后,在刘秀耳边低声细语道:“此人是高手,主公可跟着他押宝。”

刘秀正有此意,从人群里挤到赌桌前,将自己手中的五枚铜板一并拍在赌桌上,和那名青年一样,他也押的小。

只五枚铜板而已,周围的赌徒们看都不看刘秀一眼,倒是那名眉清目秀的青年抬起头来,看向刘秀。两人四目相对,对视过了片刻,各自一笑,收回目光。

庄稼把盖住骰子的大碗掀开,三颗骰子是一、一、二,四点小。

看到结果后,赌桌的周围既有欢呼雀跃声,也有气急败坏的咒骂声。即便是刘秀,脸上也露出笑意,连本带利的收回自己的十枚铜板。

刘秀又跟着白衣青年连押了三次小,次次都押中,他的五枚铜板也随之变成了八十枚。

当白衣青年再次押小,刘秀正准备继续跟着押的时候,背后有人轻轻拽了下他的后衣襟。

他心思一动,将原本要押向小的铜板,全部改押成大。

见状,白衣青年眼中闪过一抹诧异,忍不住抬头看向了刘秀。

等庄家掀开大碗,里面的三颗骰子是四四五,大。

原本跟着白衣青年一起押宝的人,输了个精光,咒骂之声不绝于耳,还有两人输光了全部的赌资,愤愤不平的起身离去,临走之前,还没忘狠狠瞪了白衣青年一眼。

刘秀看着自己赢回来的一百六十枚铜板,眼中的笑意更浓。

接下来的一局,白衣青年还是押小,很多人惯性的依旧跟着他一同押小,当刘秀也想押小的时候,龙渊再次拉了拉他的衣襟。

心中会意,刘秀又想把铜钱往大上押,结果龙渊还是拽他的衣服。

刘秀露出诧异之色,心思转了转,决定放弃,这把不押了。

随着庄家掀开碗,人们定睛一看,顿时间骂声四起,原本庄家摇出了三个六,通吃。

两把下来,跟着白衣青年押宝的人,把底裤都快输掉了。反而只有刘秀,是一点损失都没有。

白衣青年别有深意地看眼刘秀,眼中不自觉地流露出诧异之色。

他以为自己的赌技已很高超了,没想到,在襄阳竟然遇到一个和自己旗鼓相当的人,而且看年纪,也与自己相仿。

接下来的几局,白衣青年和刘秀又连赢了好几把,刘秀面前的赌资,也是越积越多,当人们又开始跟着他俩一块押宝的时候,龙渊在刘秀身边低声说道:“主公适可而止。”

听闻龙渊的提醒,正处在兴头上的刘秀,头脑立刻冷静下来,他不再继续押钱,将桌台上的铜钱全部收拢起来,用衣襟兜着,转身离去。

见刘秀走了,白衣青年也不赌了,收拢起自己的钱币,跟着刘秀离开。

庄家看着他俩离去的背影,眯了眯眼睛,眼中闪过一抹凶光。他向旁瞥了一眼,站于不远处的伙计立刻会意,噔噔噔的快步跑开了。

在赌场里,你输钱了,没人会管你,但你若赢钱了,而且还是赢了大把的钱,想走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刘秀走到掌柜的所在的柜台前,将赢来的铜钱统统放在柜台上,兑换方便携带的龟币。一枚龟币值三百钱,带在身上,要比铜钱方便许多。

经过清点,刘秀也没想到,就这一会儿的工夫,自己竟然赢得了上千钱,换了三枚龟币,还剩余了两百多铜钱。

他这边刚兑换完,那名白衣青年也走了过来,他赢的铜钱比刘秀要多得多,用好大一块布包裹着,放到柜台上时,都发出咣当一声闷响。

打开包裹,里面又有铜钱又有龟币,掌柜看罢,也禁不住露出惊讶之色,他正要让小伙计清点,白衣青年满不在乎地挥手说道:“不用点了,这些换一枚龙币,应该绰绰有余了吧?”

掌柜的脸色难看,不过附近有那么多的人在看着,他也不好耍赖,硬着头皮给白衣青年兑换。掌柜的慢吞吞的伸手入怀,从中逃出一只精美的锦囊,打开,在里面取出一枚龙币。

龙币,重八两,圜之,其文龙,名‘白撰’,值三千。——《汉书·食货志》

王莽执政后,虽说做了一系列的货币改革,推出不少的新货币,但实际上新币的自身价值都已大打折扣,而西汉时期的老货币,仍在民间大量流通,包括西汉时的铜钱(五铢钱)、白金币等。

见到掌柜的从锦囊里取出龙币,连不远处的刘秀也忍不住多看了两眼,他还是第一次见到龙币长什么样呢。

白衣青年在手里掂了掂龙币的分量,又看看成色纹路,确实是真的,方点了点头,随手向怀里一揣,说道:“多谢了。”

说着话,他转身往外走。路过刘秀身边的时候,他笑问道:“兄台不走吗?”

刘秀笑了笑,和白衣青年一并走出赌场。到了外面,白衣青年笑看着刘秀,说道:“兄台的赌技很高明!不知兄台尊姓大名?”

“在下刘秀。”

“我叫李通。”刘秀和白衣青年各报了姓名,然后相互拱手施礼。

白衣青年李通目光一转,看向刘秀身边的龙渊,笑问道:“这位是?”

“在下龙忠伯!”龙渊漫不经心地拱了拱手。

虽说龙渊的态度有些傲慢,不过李通还是向他拱手回施了一礼,而后,他笑吟吟地说道:“龙姓可不多见,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前阵子朝廷通缉的一名要犯,就是姓龙,巧的是,那个通缉的要犯和龙兄一样,额角都有疤,就是疤痕的形状不太一样。”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刘秀和龙渊心头同是一震,看向李通的眼神闪过一抹异样。

画像不是照片,只能画出个大概,而且现在龙渊还留了一脸的络腮胡须,和画像已经很不一样了,但李通还是把他和龙渊联系到了一起。

看他二人的表情都有些不太自然,李通笑吟吟地摆摆手,说道:“我也只是随口一说罢了,刘兄和龙兄不会怪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