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刺客突现

汉天子 六道 3587 字 8个月前

王珣的头垂得更低,小声说道:“还望将军恕罪。”

“随便找个由头,把城内的义军都打发了吧,如此一来,在呈报陛下的奏疏里,就没人和你挣功了。”廉丹慢条斯理地说道。

汉中郡城之战,两万蛮军全军覆没,这个功劳可不小,其中大半的功劳自然是在廉丹身上,毕竟他的及时回救,歼灭了蛮军主力,而剩下的这部分功劳,他可不愿意与义军分享。

王珣眼珠转了转,心思一动,面露喜色地说道:“将军的意思是,下官当找个合适的机会,把剩下的这些义军都……”说着话,他抬手做了个横切的手势。

廉丹打了个呵欠,说道:“主意,本帅是帮你想好了,至于该怎么去做,你自己看着办吧,不用来询问本帅。”

“是是是,下官多谢将军提携!多谢将军提携!”说着话,王珣连连向廉丹叩首。

廉丹嘴角勾起,淡然一笑,重新拿起茶杯,慢悠悠地喝起茶水。

马车正往前走着,突然之间,道路两侧的屋顶上站起数名蒙面人,他们穿着普通百姓的服饰,与常人无异,只不过脸上都蒙着灰色的布巾,在他们手里,端着的都是弩机。

数名黑衣人一同向马车射出弩箭。

嗖、嗖、嗖!

箭矢由屋顶上飞射下来,纷纷钉在马车的车板上,发出一连串啪啪啪的声响,车板应声而破,弩箭直接射入车厢里。

汉弩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由一石到六石不等。

一石为一百二十斤。一石弩的威力就已经很大了,像六石弩,那已经属于攻城弩的范畴,能够击穿箭垛,单靠人力拉不开,需要大型的专用器具辅佐。

汉军单兵用的大黄弩,有效射程可达到四百米,换算成步的话,接近三百步远。而弓箭的射程通常是一百步,可以说弩的射程将近弓的三倍。

在战场上弩之所为无法完全取代弓,主要是弩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弩箭的箭尾无羽或者是双羽,在空中飞行时会产生飘移,距离越远,偏差就越大,就稳定性而言,它远远不如弓箭。

就远距离的精准杀伤力而言,弩箭的确不如弓箭,但在近距离的时候,弩箭的优势要远远大于弓箭,这也是汉军大规模装备弩箭的原因。

此时,从屋顶射下来的弩箭,轻而易举的击穿了马车的木板,直接射入车内。

廉丹毕竟是武将,而且还是位久经沙场的老将,听闻动静不对,他第一时间卧倒在车内,顺带着,将同在车里的王珣拉倒在自己身上。

这一轮突如其来的弩箭,把现场的众人都惊呆吓傻了,紧接着,第二轮弩箭又飞射下来,依旧全部射进马车的车厢里。

这一下,廉丹麾下的骑兵们先反应过来,数十名骑兵催马上前,把马车围了一圈,将马车团团护住,与此同时,人们纷纷高声喊喝道:“有刺客!捉拿刺客——”

当屋顶上的蒙面人想再次射出弩箭的时候,街道上的骑兵们已都纷纷端起弩机,向他们射出弩箭。

有三名蒙面人闪躲不及,被弩箭射中,惨叫着从屋顶上翻滚下来,摔落在地。

一万多蛮军,被廉丹杀了个全军覆没,而且廉丹一部的人数还没有比蛮军多。

可怕!刘縯心中感叹,廉丹挥下的军队,着实让人觉得恐怖啊!

当廉丹率领的手下骑兵,来到汉中城的时候,城门已然打开,以王珣为首的郡府官员,包括刘秀、刘縯、冯异等人在内的迎接队伍,都已在城外等候多时了。

看到走在队伍最前面,骑着高头大马,左右跟随众多将领和护卫的廉丹,王珣整了整自己身上的头冠和官袍,然后一溜小跑的迎上前去,拱手施礼,说道:“下官王珣,参见廉将军!”

廉丹端坐在战马上,居高临下的看着正躬身施礼的王珣。廉丹和王珣不是初次见面,两人认识好多年了。廉丹在被王莽调到京城之前,担任的是益州牧。

州牧可不是个小官,王莽称帝后,把刺史改名为州牧,职权大了很多,不仅负责监察整个州的官员,而且掌管着整个州的军事大权,堪称是封疆大吏。

若放到现在,其职务相当于军区司令员,外加兼任几个省的第一行政长官。

由于是廉丹的老部下,王珣自然清楚他的脾气,在廉丹面前表现得毕恭毕敬,丝毫不敢怠慢。

他躬着身子,久久没听到廉丹说话,王珣的冷汗冒了出来,心里也是七上八下。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听到头顶上方传来嗯的一声。他正要直起身形,就听廉丹说道:“王大人,听说蛮人差点攻陷了汉中郡城?”

王珣激灵灵打个冷颤,双腿一软,噗通一声跪到地上,急忙向前叩首。

廉丹冷笑一声,慢悠悠地问道:“难道你不知道汉中郡城对于我军的重要性吗?你竟然差点把汉中郡城给我丢了!”

王珣撅着屁股,脑门贴在地上,颤声说道:“廉将军有所不知,郡城之所以被困,皆因都尉唐珩之过!唐珩立功心切,犯下冒进之错,在乾尤山惨遭蛮军的埋伏,导致郡军一万多将士全军覆没。若非唐珩失职,郡城不会到无兵可用的地步,更不至于被蛮人打得数次向廉将军救援啊!”

汉中郡的都尉唐珩,当年还是廉丹一手提拔起来的。他眯缝着眼睛,问道:“唐珩现在哪里?”

王珣忙道:“廉将军,唐珩……已于乾尤山战死了……”

“本帅问的是他的遗体在哪!”廉丹早已听闻唐珩战死的消息。

“已被送回到唐府。”

“哦!”廉丹先应了一声,而后轻轻叹了口气,幽幽说道:“唐珩自幼便熟读兵书,颇具将才,奈何性情太过刚愎自用,倘若他身边能有贤良之士辅佐,也就不会有今日之劫了。”

言下之意,他提拔起来的唐珩并非是个没有能力的人,只因无人辅佐,才会败在蛮人的手里。他这么说,等于是把自己从识人不明的责任里摘了出去。

王珣可是官场的老油条,一听廉丹的话锋,他立刻明白了廉丹的心思。他带着哭腔,哽咽着说道:“唐大人犯下轻敌冒进之错,最终惨死在蛮人手里,下官也有失职之处,倘若下官能早点看出蛮人的诡计,提醒唐大人,也就……也就不会发生此等祸事了!还请廉将军责罚下官!”说着话,王珣再次向前叩首。

呵呵,王珣这个人还和以前一样,蛮上道的嘛!廉丹阴冷的脸色缓和了一些,挥手说道:“行了,王珣,你起来说话吧。”

“谢廉将军!下官多谢廉将军不罚之恩!”王珣颤巍巍地从地上站起,而后向旁走了两步,欠身说道:“廉将军,下官已经准备好了马车,请将军乘车入城。”

一路狂奔到汉中,廉丹也的确是累了,他点点头,跳下战马,坐进王珣安排的马车里,而后,王珣也急忙跟着坐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