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金蝉脱壳

汉天子 六道 5594 字 8个月前

廉丹眉头紧锁,慢慢松开兵卒的衣领子,竹山县怎么会藏了这么多的绿林军,刺客交待,竹山绿林军只有百余人啊!

他闭上眼睛,心思转了转,恍然想起什么,急声问道:“义军呢?被绿林军偷袭的时候,义军都在哪里?”

“义军……义军也有与敌死战,怎奈……怎奈敌众我寡,最终,最终义军弟兄也都……也都战死了……”说到这里,十几名兵卒又都呜呜地哭了起来。

“是你们亲眼所见?”

“是小人亲眼所见!”

廉丹再次闭上眼睛,不是义军从中搞鬼,那么,就一定是刺客在扯谎。他随口问道:“连张庭都战死了,为何你等能活着回来!”

一名兵卒刚要说话,另一名兵卒抢先说道:“将军,我等原本也被敌军重重包围,是弟兄们拼死杀敌,才侥幸冲出了重围!”

他特意没提刘秀等人助他们突围的事。想来刘秀等人早已死于绿林军的手里,与其让死人来瓜分功劳,还不如把功劳都留给活人呢!

廉丹扫视他们一眼,哼笑出声,说道:“既然你等如此勇猛,为何不在竹山县杀光所有绿林军,反而如丧家之犬,逃回郡城?”

“将军,我等为了回来报信……”

“你们的同袍都已战死沙场,而你们,又有何面目再苟且偷生?临阵脱逃,罪无可恕!来人,将他们统统拖出去,斩首示众,以儆效尤!”

随着廉丹的命令,从外面冲进来一群军兵,架起众人,拖着就往外走。

“将军,冤枉!将军,小人冤枉啊!小人并非临阵脱逃,只为了回来向将军报信啊……”

气急败坏的廉丹根本听不进去兵卒们的求饶之言,他沉声喝道:“来人!”

“将军!”

“将被俘之刺客,凌迟处死!”

“遵命!”

“来人!”

“将军!”

“集结城中全部兵马,随本帅亲征竹山县,杀光绿林反贼,为战死沙场之弟兄报仇雪恨!”

“遵命!”

当天上午,廉丹亲率九千骑兵,浩浩荡荡的直扑竹山县。

等他们抵达竹山县的时候,这里哪里还有绿林军的影子?偌大的县城,正燃烧着熊熊的大火,根本就进不去。

廉丹气得七窍生烟,暴跳如雷,传令各部,四处搜查绿林军。可惜,此时的马武和铫期,早已率领部众跑出了竹山县,进入大巴山一带。

大巴山连绵数百里,这片大山脉,别说几百人进去,就算是几万人进去都没个找。

张庭一部,合计一千兵马,究竟是被哪一支绿林军全歼的,这在王莽朝廷里都成了一桩悬案,根本查不清楚,最终成了一笔糊涂账。

冯异对新莽朝廷的推测,猜对了一半。

王莽的确已经视赤眉军为心腹之患,但在冯异看来,王莽还不至于把最宠爱的六皇子王匡派出去,而事实上,王莽还真就派王匡出战了。

只不过不幸的是,王匡战败,王莽没有办法,只能召回在益州驻扎的廉丹一部,让廉丹一部配合战败的王匡,一同征讨赤眉军。

不管怎么样,冯异推测的结果没错,廉丹一部终究还是撤离了益州,一路北上,前去迎击赤眉军。

廉丹一部的撤离,给了马武和铫期难得的扩张机会。

两人打着绿林军的旗号,在益州境内四处乱窜,招收流离失所的百姓,队伍的规模变得越来越大。才短短几个月的时间,他们便从几百人的小队伍,变成了一支有三千之众的大队伍,最最关键的一点是,他们这支队伍里,还拥有一支上千人的骑兵队,而且这支骑兵队的装备,和京师骑兵的装备一模一

样,又是由马武和铫期亲自训练出来的,战斗力可谓是极强。

马武和铫期的这支队伍,在很大程度上也奠定了刘秀势力的基础,为日后刘秀的南征北战,立下过汗马功劳。

将来刘秀对马武和铫期那么信任,这份信任感,也正是从此时建立起来的。(本卷完)

刘秀一把将一名兵卒的衣领子抓住,大声说道:“如果我们都死在这里,谁把消息传出去?廉将军消息有误,绿林军何止百人,千人都不止,廉将军若不能知晓此事,日后还会再吃大亏!”

这个道理,兵卒们都懂,可问题是,他们根本跑不掉啊,单凭他们的两条肉腿,又怎么可能甩得掉骑兵?

刘秀环视众人一眼,大声喝道:“义军随我断后,掩护京师军的弟兄回郡城报信!”

“是!”盖延、龙渊等人不约而同地答应一声。

那十几名兵卒简直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刘秀等人要留下断后,掩护自己逃走,那等于是他们把活路留给了自己,而他们自己则选择了死路!

十几名兵卒无不动容,颤声说道:“刘秀!”

刘秀推了一把距离他最近的兵卒,说道:“快走!再不走,我们谁都走不了了!”

十几名兵卒无不是眼含热泪,纷纷说道:“刘秀,你们一定要活着出来,我等在郡城等你们!”说完话,这十几名兵卒一溜烟的向郡城方向逃去。

他们跑出几十米远,就听背后传来的激烈的交战声,人喊马嘶,铁器的碰撞声不断。

人们下意识地回头观望,可惜,夜幕当中他们什么都看不到,只能听到交战声由弱变强,又由强转弱,渐渐的,一点声息都没有了。

他们不敢停歇,更不敢调头回去查看,一个个把身上的盔甲都扔了,使出吃奶的力气往前狂奔。虽然就这样逃走很不够义气,但他们心里也都在不停的安慰自己,不是自己贪生怕死,他们的命是义军兄弟用命换来的,自己不能让刘秀等义军弟兄白白牺牲,必须得活着回到郡城,将竹山县这里的战报

如实禀报给廉将军。

他们看不见后方‘交战’的情况,可刘秀能清楚看到他们落荒而逃的背影。

他一边和李通剑敲着剑,发出阵阵的铁器碰撞声,一边勾起嘴角,说道:“廉丹的部下,果然也都和廉丹一样,都是一群自私自利之徒!”

这样的军队,即便战斗力再强,也终究不会长久。

故意放跑一拨京师骑兵,这也是刘秀想出的主意。

张庭率领一千骑兵,如果无声无息的在竹山县被人全歼,以廉丹的智谋,必然会想到此事和义军有关,若廉丹追究起来,以他残暴的性情,大哥和自己的家人,乃至其它义军的家人,谁都好不了。

放跑这十来人的京师骑兵,有他们回去报信,起码可以让廉丹知道,在交战过程中,义军有站在京师军这一边并肩作战,如此一来,义军家人的住处也就安全了。

至于数百名义军究竟是死是活,廉丹也不太会去深究。

放跑了那十几名京师军,刘秀等人回到城内,对城里残存的京师军展开最后的围剿。

这一战,除了被刘秀等人故意放跑的那十几名京师军外,张庭连同他手下一千军兵,无一人幸存,全部被斩杀殆尽。

同样的,义军和绿林军这边也有不小的伤亡,只不过和京师军比起来,他们只百余人的伤亡实在不算什么。

战斗全部结束后,众人也没闲着,清理战场,收集武器、盔甲、辎重,当然,还有最为重要的战马。

此战对于刘縯、刘秀等人来说,有两点最重大的意义,第一是缴获了一千匹的战马,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战争财富,关键时刻,能起到至关重要的左右。

另一点,是打出了威名。能歼灭廉丹麾下的一千骑兵,这个战绩太辉煌了,凭借这个战绩,可以吸引更多的人来加入他们。

在下面的兄弟打扫战场,收拢物资的同时,刘縯、刘秀、冯异、马武、铫期、盖延等人也没闲着,聚到一起,商议接下来他们该怎么走。

按照刘縯的意思,他们就在竹山揭竿而起了,打起‘推翻莽贼暴政,光复汉室’的大旗,招收益州当地的百姓,在益州打下自己的根基。

马武和盖延都表示赞成,认为己方刚刚打了一场这么大的胜仗,正是起事的好时机。铫期没有表态,冯异则是摇摇头,表示不赞同刘縯的主张。

他正色说道:“此战之胜,实属侥幸,若没有事先用计,灌醉张庭一部,若没有义军在县城内部做策应,我们真的能打败张庭这一千骑兵吗?”

众人面面相觑,不约而同地垂下头,刘縯嘴巴张了张,最终还是把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冯异说得没错,若是正面交锋的话,他们这几百人,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张庭一部的对手。

冯异继续说道:“我们现在若是在竹山起事,吸引来的不仅仅是郡城的那九千骑兵,更有在益州西南作战的九万京师军。将军认为,我们得招收多少百姓能敌得过十万之众的京师军?”

刘縯把他的部下命名为柱天都部,他自己则自称的柱天将军,所以冯异对他以将军相称。

听闻冯异的话,刘縯眉头紧锁,沉默不语。过了许久,他问道:“公孙,你认为我们现在当如何?”

冯异想了想,说道:“兵分两路。”

“怎么个兵分两路?”冯异正色道:“将军一路,子张、次况一路。将军这一路,可先回南阳老家,招兵买马,积蓄实力,静待时机;子张、次况这一路,可继续留在益州,依旧打着绿林军的旗号,招兵买马,并加以训练。等到

时机成熟之时,两路人马再合兵一路,定成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