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偷儿被擒

汉天子 六道 3483 字 8个月前

看他一脸的茫然,邓奉笑道:“你刚来新野的那天,不是遇到了个偷儿吗?今天来阴府的路上,刚好被我碰到了。”

听闻这话,刘秀方恍然大悟,他和邓奉闲聊的时候,的确有提过那么一嘴,说自己来新野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偷儿,把自己身上的钱都摸走了。

不过他并没有让邓奉帮自己去找那个偷儿,没想到,邓奉对此事还真上心了。

他笑问道:“元之,他现在在哪?”

“被我捆在马车上了。”

“确认是摸走我钱袋的那个偷儿?”“错不了,和你描述的样貌一模一样!走,我带你去看看他!”邓奉兴致勃勃地拉着刘秀的衣袖。后者跟着他站起身,向邓晨招呼了一声,又向邓禹、严光等人使个颜色,示意他们留在这里,自己去去就回

刘秀跟着邓奉,悄然无息地离开大厅,刚走到外面的庭院,就听背后有人问道:“大哥,你们去哪?”

他二人回头一瞧,只见邓紫君从大厅里也跑了出来。邓奉无奈地抚了抚额头,不满地说道:“紫君,你跟出来做什么?快回去!”

邓紫君狐疑地看了看他二人,问道:“你们到底要去哪?不会去做见不得人的勾当吧?”

邓奉差点气笑了,白了小妹一眼,说道:“来阴府的路上我不是抓了一个偷儿吗?那个偷儿以前也偷过文叔的钱财,我带文叔过去认认人!”

邓紫君一听顿时来的兴趣,笑道:“我也跟你们一起去看看。”

邓奉也拿自家的小妹没什么办法,只能无奈地甩头说道:“走吧!”

三人出了阴府,转到阴府一侧的小巷子里。这里停满了马车,在路边排了好长一排。

邓奉找到自己的马车,向站于马车旁的两名仆人点下头,然后带着刘秀和邓紫君跳上马车。进入车厢里,刘秀低头一看,果然,在马车里正躺着一位,不仅双手双脚都牢牢被捆绑住,就连身上都捆了好多的绳子,看上去就像是一人形的粽子,另外,他的嘴巴里也被塞了好多的布条,腮帮子都是

鼓鼓的。

邓奉对刘秀说道:“这偷儿的本事可厉害着呢,如果只是捆绑住他的双手,他几下就能挣脱开,不得已,我只能把他捆成这样了!”

对于邓奉的说词,刘秀是深有体会。自从他服用了金液之后,六识异常敏锐,远远胜过常人,可对方竟能神不知鬼不觉地从他身上莫走那么大的一个钱袋,其手上功夫之了得,堪称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刘秀走到那人近前,蹲了下来,仔细打量,看了半天他也无法确认这人到底是不是摸走自己钱袋的那个偷儿。

他伸出手来,拉住对方口中的布条,费了好一番劲,才算把布条全部从对方口中扯出来。

对方恢复了原本的样貌,刘秀定睛再看,这回他可以百分百的确认了,此人就是当初被他好心救下,却恩将仇报,趁乱摸走他钱袋的偷儿。看着对方瞪大眼睛,又惊又骇地看着自己,他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出来,说道:“小兄弟,山水有相逢,你没想到,我们还能再见面吧?”

刘秀欠了欠身,含笑说道:“烦劳阴公挂念,两位家兄一切安好。”

阴陆闻言,扬了扬眉毛,脸上的笑意也加深了几分。

邓晨回头向带来的仆人招了招手。

一名年轻的仆人快步上前,将一只锦盒递到邓晨面前,后者接过来,向阴陆面前一递,含笑说道:“阴公,这是晚辈给丽华小姐带来的一份小礼物,还请阴公笑纳。”

阴陆迎面而笑,说道:“人来就好,又何必带什么礼物。”

邓晨淡然一笑,随手将锦盒打开。

在场的众人纷纷好奇地伸长脖子,向锦盒里一看,里面放的是一颗紫色的小珠子。有识货之人看罢,禁不住惊呼出声道:“驻颜珠!”

驻颜珠其实就是珍珠,只不过颜色特殊,十分罕见,据说佩戴在活人身上,可以起到驻颜的功效,含在死人口中又能起到防腐的作用。

能拥有驻颜珠的,基本都是大富大贵之家。

看到邓晨带来的这份礼物,阴陆也是一惊,站于一旁的阴识跨前一步,正色说道:“伟卿兄的这份礼物,未免也太贵重了,还是请……”

未能阴识把话说完,邓晨含笑打断道:“只区区一颗珠子,又何来的贵重一说?阴公就代丽华小姐收下吧!”

邓晨都把礼物带来了,也的确不好再退回去,阴陆最终还是向阴识点点头,示意他把驻颜珠收下来。

阴陆对于邓晨的看重,以及邓晨带来的厚礼,都可看出阴邓两家的关系非旁人能比。

坐在一旁的王瑾眯了眯眼睛,突然开口问道:“伟卿兄果然家大业大,出手大方,只是不知刘公子又给丽华小姐带来了什么礼物?”

随着他的话,在场众人的目光又都齐刷刷地落在刘秀身上。

阴陆以及阴识、阴兴暗暗皱眉,王瑾不是不知道,刘秀只是乡下的村夫,他又哪里有钱去买贵重的礼物?王瑾这么问,诚心想让刘秀当场出丑。

阴识和阴兴都不喜欢王瑾这个人,看出王瑾的心思,他俩正要帮刘秀解围,后者抬手摸入怀中,从中掏出一只由绢布包裹的东西,看上去又扁又宽。

他慢慢把绢布打开,在场的众人定睛一看,不由得大失所望,原来刘秀掏出的只是一块砚台,而且就是一块普普通通,平凡无奇的砚台。

看罢,王瑾忍不住仰面大笑起来,抚掌说道:“刘公子真是‘好大的手笔’啊!哈哈!我看这块砚台在市面上怎么的也值一百钱了吧?”

此话一出,大厅里的宾客们不由得哄堂大笑。他们带来的礼物,未必能比得过邓晨的驻颜珠,但比刘秀带来的这块砚台可强过千百倍。

刘秀对王瑾的冷嘲热讽以及其余宾客们的哄笑,置若罔闻,神态也一直平静如常。他慢条斯理地说道:“这块砚台,是我上太学期间买下的,一直没舍得用,离开长安,回家之后,每次看到这块砚台,都会想起当年上太学的时光。听说丽华小姐的文采不让须眉,故我专程带来这块砚台,

送于丽华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