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縯、刘秀这一路人里,还混合了一些郡军,只不过数量不多,只五十人而已,军阶最高的是一名队长。
这名队长对这一路人马没有指挥权,反而还要听从刘縯的命令。
甄阜派这几十名郡军混在刘縯的队伍中,倒也不是为了监督他们,而是担心他们没有战斗经验,于城内作战不利,影响到己方的全盘计划。
当然,他们还有另外一个秘密任务,趁乱杀掉邓奉。
当甄阜决定带着邓奉来平叛的那一刻起,他就没打算让邓奉再活着回去。
且说刘縯、刘秀一行人,他们不能一下子全部进入新市城,目标太大,也太容易引人怀疑,他们化整为零,分散开,成群的进入新市城。
新市城不是很大,原本城内的人口才几千人,不过绿林军占领新市城后,城里不仅多了三千余众的绿林军,而且还陆陆续续地来了好多的流民,现在城内的人数已快紧接两万。
只几千人的小城,现在一下子变成两万人,城内的拥挤程度可想而知。
虽说城内到处都是破衣烂衫的流民,但路边并未发现饿死之人,要知道即便是在新野那样的大城,路边也经常会看到饿死流民的尸体。
对于绿林军在新市城的治理,刘縯和刘秀倒是暗暗点头,称赞一声不错。不过对于绿林军还没有撤离新市,两人又都担忧不已。
他们在城中游逛的时候,正好赶上县衙施粥。
街道上许多流民都拿着破碗,急匆匆地往县衙那边跑,边跑边大声喊道:“放粥了!绿林军放粥了!大家都快一点啊!”
看着周围奔跑的人群,听着人们的吆喝之声,刘縯摸了摸自己的肚子,对左右说道:“我们也过去领碗粥喝吧!”
跟着他们的那名郡军队长急忙拉住刘縯,低声劝阻道:“万万不可!伯升兄,叛军之食,我等不能吃啊!”
刘縯撇了撇嘴角,问道:“兄弟,你饿吗?”
“呃……”不饿才怪了!他们就早上吃了一顿饭,现在都天近傍晚了,怎么可能不饿?郡军队长忍不住吞了口唾沫。
“不吃叛军之食?我们有钱去买吃的吗?”
现在物价最贵的就是食物,尤其是新市这个人满为患的地方,吃食更是天价。
郡军队长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口袋,暗暗苦笑,就他身上的这点钱,够不够买个馍馍的都两说呢!
刘縯拍拍他肩膀,甩头说道:“走吧,兄弟,我们总不能饿着肚子打仗!再者说,你不说,我不说,谁又会知道我们喝过叛军的粥?”
朱祐嘟嘟囔囔地说道:“如果每个米粒上面都刻着叛军的字样,老子就不喝了!”“话糙理不糙!走,我们喝粥去!”刘縯向众人甩了下头,率先向县衙那边走去。
当晚,刘縯就住在邓晨的家中,翌日早上,甄阜本想率军出发,不过刘縯这边出了问题,打乱了他的安排。
刘縯带来的七百多人,要盔甲没盔甲,要武器没武器,这怎么上战场打仗,怎么随郡军去平叛?
在人们不满的抗议下,刘縯去找甄阜,向他索要盔甲和武器。
此次郡军出征,的确带了不少辎重,但就算有多余的盔甲、武器,也不能白白送给刘縯的这些手下人。刘縯倒也没真想要全套,他退而求其次,对甄阜说道:“大人,就算不给弟兄们配发盔甲,起码也该给弟兄们发套像样的衣服吧?不然弟兄们和郡军弟兄走在一起,丢的也是大人的脸面,不知道的人,还以
为大人怎么刻薄了我们这群弟兄们了呢!”
他这番话把甄阜都堵得哑口无言,思前想后,他终于还是同意了给刘縯的手下配发新衣。
这还不算完,随后刘縯又道:“大人,弟兄们要上战场杀敌,总不能没有武器,赤手空拳的去和叛军拼命吧?”
甄阜瞪了刘縯一眼,你们还真是蹬鼻子上脸啊!要完了新衣要武器,我找你们来,是要你们配合郡军作战的,不是要给你们配发装备的!
可刘縯说的也是实情,他的手下人,大多数都没有像样的武器,只拿着棍棒,有些甚至还没有武器,这样又怎能上阵杀敌?
最后甄阜也只能忍痛答应了刘縯的请求,又给他的手下弟兄分发了武器。
要弄出几百套的衣服,并不容易,结果这一耽搁,一天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
其实刘縯没打算真帮甄阜去打仗,武器、新衣也完全可以不要,但他觉得自己既然都来了,没有理由不让甄阜出点血。
再者说,多耽误一天的时间,也相当于为绿林军多争取到一天撤离的时间。
正如刘秀所说,绿林军不是他们的敌人,无论于公于私,绿林军都可算是他们的盟友,己方不应眼睁睁看着绿林军被郡军剿灭。
直到第三天,甄阜才率领郡军以及刘縯的手下们,从新野浩浩荡荡的出发,一路南下,直扑新市和平林。
白天行军赶路,等天色黑下来,甄阜下令,于野外安营扎寨。
中军帐里。甄阜居中而坐,在他两边的是岑彭、陆智以及数名校尉,另外刘縯、刘秀、邓奉、邓禹等人也都在。
甄阜让人取来地图,铺在帅案上,他站起身形,低头看着地图,问道:“诸位都说说吧,此战我军要如何来打?”
众人纷纷围拢在帅案的四周,低头看着地图,一名校尉说道:“大人,我军可兵分两路,一路攻新市,一路攻平林,双管齐下,让叛军首尾难顾!”甄阜边听边点头。这名校尉话音刚落,另有一校尉正色说道:“不可!叛军人多势众,我军兵少力孤,叛军可据城坚守,我军需强攻城寨,叛军是以逸待劳,我军是长途跋涉,在如此不利的情况之下,我军
更不能分兵作战,必要集中兵力,方有取胜之把握!”
仔细想想,甄阜觉得这名校尉说得也很有道理。几名校尉各抒己见,有支持分兵作战的,也有人提出反对,双方各持一词,争执不下。
甄阜被他们吵得头大,他转头看向陆智,问道:“博闻,依你之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