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浮难掩脸上的喜色,急忙再次向刘秀躬身施礼,高声唱吟道:“陛下圣明!”
董宣想了想,暗暗摇头,自己在陛下心中的分量,可远不如朱浮,现在来看,也只能如此了。他向前叩首,说道:“微臣遵旨!”
朱浮这个人,的确是个人才。
王莽推行废奴令,所推行的就是这么一个孤零零的废奴令,并没有后续的配套政令,其结果就是,废奴令成了一纸空话,奴隶们根本离不开自己的主子。
离开了主子,恢复自由身了,接下来就
要被饿死,所以即便他们心里不愿继续为奴,朝廷也允许他们可以不用为奴,但客观条件就摆在那里,他们没有办法,只能继续为奴,因为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活下去。
刘秀继承了王莽废奴的决心,继王莽之后,继续推行废奴令,其结果也和王莽一样,效果并不理想,不然刘秀也不会在他的执政前期连续推行废奴令了。
朱浮倒是一针见血地看到了废奴令无法成功的根本原因,如果朝廷不先解决恢复自由身的奴隶温饱问题,那么,这废奴令不管你推行多少年,它都不可能成功。
这时候,朱浮向刘秀提出了租赁公田的建议,以此来解决社会上日益严重的流民问题,并对恢复自由身的奴隶提供基本保障。
不得不说,他的这个主意太聪明了,解决的又何止是废奴令的问题,还包括许许多多的社会问题。
由于连年的战争,导致许多百姓失去家园和土地,成为社会上的流民,这是对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这些流民也成为社会上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长年得不到温饱,他们为了生存,只能去偷,去抢,去杀人越货,甚至是去揭竿而起,聚众造反。
推行公田租赁制,把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解决了,所有被浪费的人力资源都被有效的利用起来,使其成为推动社会稳定和进步的有利因素。
在朱浮的身上,优点、缺点都表现得尤其明显。他是治国之雄才,光武中兴期间,在一系列优秀政令当中,都能找到朱浮的身影。
但同时他也是个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的小人,为了报复那些得罪过他的人,给人穿小鞋如同家常便饭,甚至不惜在背后栽赃陷害,无所不用其极。彭宠就是被他构陷的最大的倒霉蛋。
翌日,刘秀果然在朝堂上提出了租赁公田的法令,正如朱浮预料的那样,也的确有许多大臣提出了反对意见。
别看刘秀为人柔和,但他真要推行一个法令的时候,旁人是挡不住的。
在刘秀的坚持下,租赁公田制成为法令,被推行了下去。
这条法令可谓是影响深远,也为未来的光武中兴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而这条法令背后最大的功臣,正是做人不怎么样的朱浮。
刘秀喜欢朱浮,喜欢到能容忍他性格上的种种缺陷,不是没有道理的,在治理国家这方面,他的确是奇才。在颁布完租赁公田的法令后,刘秀紧接着再推废奴令。
因为租赁公田制才刚刚开始实施,效果好坏一时间还看不出来,所以这次颁布的废奴令,效果也一般,许多为奴的人还都在观望。
但洛阳治下的各郡县,遍布流民的问题
的的确确是得到了大大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