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是真的药方,哪怕是对外公开,目前也是郑家受益最大。
要不然的话,郑晖此时想要保住目前在岭南已占有的地盘都难,要是带着一堆伤病狼狈的撤回永州,对军心、士气影响就太大,后续驻守永邵等地,也还将面临清源军的报复反击。
清阳思虑片晌,又说道:“郑家目前不得不倾向和议,而韩谦能拿出祛瘴酒药方,却是能迫使郑氏与杨致堂公开决裂,但整件事也不是郑氏一家能说得
算的,韩谦仅仅拿出这一点还远远不够吧?”
“当然,七月中旬之前谈成和议,双方裁撤边境兵马,解除戒严及军事动员,恢复商贸、减免过税,除称臣外,大梁每年还可以进纳包括棉布、铁料等在内,总值一百万缗的物资……”雷成说道。
“减免过税,这事沈漾、杨恩他们都不会同意吧?”清阳蹙着秀眉说道。
“诸州县榷卖及市泊税、过税,名义归盐铁转运使司所辖,但事实上除却地方州县截留,除去地方宗阀垄断,除去官吏中饱私囊,中枢最终又能将多少收拢到手里?”雷成说道,“现在减免的仅仅是地方州县所截留、官吏中饱私囊以及地方宗族势力通过种种手段偷逃的市泊税、过税,而实际应征收的税赋,都集中到大楚中枢手里,这里面的利弊,沈漾、杨恩他们不可能看不过来。此外,大梁也必然要从江淮收购食盐,每石一千钱的盐利,也都可以直接缴到中枢手里。而太后真要不想再叫沈漾、杨致堂、杜崇韬这些人指手划脚,和谈时可以约这些贡奉都应由内侍府掌管。钱粮乃权柄之要,有钱粮赏恩罚罪,才有嫡系亲信,才有人马可用,要不然的话,就连内侍府设狱,都要从御史台、大理寺借用狱丞、刑吏,太后怎么可能叫下面的将臣唯命是从,而非阳奉阴违?”
“哀家知道了,一切看郑榆、蔡宸怎么谈了。”清阳说道。
“那当然,老奴也只是将君上的心思提前知会太后一声……”雷成说道。
…………
…………
既然决定和议,那韩文焕、韩道铭、陈景舟、冯翊一干人等就不再是逆囚,而是梁使,也不能再将王文谦、殷鹏押在内侍府狱。
王文谦、殷鹏临夜回到兰亭巷,宅子里已经鸡飞狗跳了好几天。
许氏等眷属、仆役虽然没有被抓入内侍府狱,但也被勒令居于宅中不得进去,京兆府时刻有衙兵盯着左右。即便将不多的细软之物拿出来贿赂衙差,往信王府报信求救也不得回应,而听闻韩府更是满门遭受到抓捕,更是令许氏等女眷心思惶乱,不知如何是好。
好不容易挨到王文谦、殷鹏放回来,院子里的女眷都是哭声连连。
外面的衙兵撤走,王文谦刚要吩咐家人去买两壶酒回来,却听到巷道里有辚辚车马声传来。
许氏有如惊弓之鸟,听到密集的马蹄声在宅子外停声,脸色瞬时变得煞白。
片晌后,看守宅门的家人进来禀告:“陈侍郎的长公子陈元臣带着人过来求见……”
陈景舟身为兵部侍郎,自有他的尊严,非但他没有提前撤往北岸,就连两子及家小都始终都留在金陵城里,先是遭受到软禁,而棠邑水军进攻鳌山岛之后,除了奴婢仆役继续软禁宅中之外,其家小子侄二十余口也都一起被关入内侍府狱。
王文谦还以为韩道铭、陈景舟即便被放出来,或许要再等一些时间才能兼顾到这里,没想到这么快就叫陈元臣过来了。
陈景舟有四子,长子战死沙场、次子没有长大成年就夭折,陈元臣是其第三子,也早已娶妻生子,此时年逾二十五岁。
陈景舟不再领兵之后,陈元臣也追随先往广德府任吏,后随同调回兵部任吏,唯有陈景舟的幼子陈继贤,一直与亲族家人住在沧浪县陈家寨老宅之中,还是沧浪城危机,山寨势力被驱逐出均州,陈家寨大部分人迁往光州、霍州定居,陈景舟将所有家人都接到金陵城。
王文谦着家人将陈元臣请进来,而陈元臣刚从内侍府狱出来就赶到兰亭巷,确实是韩道铭授意,希望现在就将王文谦、殷鹏接往韩府:
“杨致堂今日在崇文殿失言想与东梁军媾和,以便杨元演能率部进攻滁州,遭受到长信太后的怒斥,最终沈漾、郑榆、张潮、杨恩等大臣决定与大梁开启和谈,但事情犹有曲折,也保不住有些人会狗急跳墙,用下作手段,还请王大人、殷将军,今夜就搬去韩府。父亲与老大人商议,想着在正式和谈前,除和谈使臣外,争取将其他人都送到北岸去。”
不管韩谦在信函里都没有提及王文谦、殷鹏等人的处置,但韩文焕不提,韩道铭、陈景舟以及冯翊都不可能坐看王文谦这边十数人陷入险境——王文谦毕竟是大梁国妃王珺的亲生父亲,而王氏子弟王远、王辙、王衍、王樘、霍厉、霍肖等人也陆续在大梁身居要职。
王文谦也不清楚和谈的消息传到楚州,杨元演会有什么反应,也不清楚长信太后训斥杨致堂到底是怎样一番情形,但他知道这时候不是故作清高的时候。
宅子里也没有什么太多的细软之物,愿意追随他们去北岸的奴婢仆役,也都带着,故土难离的奴婢仆役也都返还身契、将不多的财物都拿出来分给他们,交他们投亲靠友,不至于没有着落。
草草收拾一番,与殷鹏一家十数口人,月夜先赶往韩府与韩文焕、韩道铭、陈景舟他们先会合。
虽说正式启动和谈,但韩府外围的衙兵并没有减少,深夜里甚至还有两队身披重甲的精锐兵卒在左右侍巷巡逻,不过名义上已经从“看押”变为“保护”。
陈元臣带人赶到兰亭巷迎接他们过来会合,也有京兆府的一队衙兵相随,但至少没有再像以往那般禁止他们出入韩府宅子了。
韩府黑檀大门,在两盏明角灯的昏黄灯光照耀下,那一颗颗彰显宅院主人显贵身份的熟铜钉,却显得格外的深沉。
陈元臣上前叩门,里面人打开黑檀迎宾大门没有开启,侧门吱呀一声打开,一名身穿铠甲、年约二十三四岁的青年将领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