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愿意和她走,可容家不放。他是容家长房唯一的后,族人也不可能轻易同意。分别时容炀拉着她依依不舍,这是她在这个世界唯一感受到的真情……
“小姐?”杨嬷嬷将她思绪拉回。“天晚了,留宿一夜,明个赶路吧。”
容嫣撩起车帘看了看,点头。
容父宠女,容嫣出嫁,十里红妆,如今嫁妆都退回来了,秦晏之还算没绝情到底,又给她补了些,所以她不缺钱,带着嬷嬷挑了最贵的客栈。
富贵云集,人员不杂,多少安全些。
杨嬷嬷整理房间,容嫣包了临街雅间,靠窗独饮。
十里巷是通州繁盛之地,夜景虽不及前世高楼广厦,却也是华灯璀璨、酒肆飘香,对面乐坊莺燕之音缭缭,别有一番情趣。
巷子深处,红灯下,几个花团锦簇的姑娘正扭捏灿笑,招揽着过往的行客。
望着她们的妖形媚状,容嫣突然笑了。难道这样才算女人吗?那自己安稳本分,又算个什么!
心中凉苦,喝多少酒也暖不了。她索性扔下酒杯走了。
结款时还好,上了楼只觉得头昏脚软,胸口发闷,怕是醉了。她赶紧回房,推门而入扯了扯衣襟,有点透不过气来。
“杨嬷嬷……水……”
她喊了一声,没人应。四下寻着,昏暗中好像踩到了什么,举眸而望,吓得她后背发凉,酒顿时醒了。
眼前的罗汉床上,竟坐了个男人!
“你是谁?你怎么在这?”容嫣惶恐道。
男人面沉似水,平静地斟了杯酒,幽沉而道:“这话该我问吧。”说罢,举杯一饮而尽。
容嫣瞪大眼睛左右瞧瞧,脸霎时红透了,这哪是她的房间啊!窘羞交加,她颌首道了句“对不起,走错了。”扭头便走,可踩着的皂靴绊了她脚,本就身子发软,一个不稳栽进了男人的怀里。
她愣了,却闻头顶人低声冷道:“真错?还是假错?”
想到方才楼下的女人,容嫣觉得他定是误会了,赶紧起身逃走。灯光昏暗,慌慌张张从桌旁掠过时,带落了什么,脆裂之声,是玉佩。
“对不起。”她依旧后退。
男子从罗汉床上下来,裸足走到桌前,盯着玉佩。
“就这么走了?”
容嫣想了想,把手腕的镯子褪下来放在桌上。“可以吗?”
男子沉默,低头看着她。
小姑娘声音软糯,不过十七八岁,衣着素雅,梳着妇人的发髻。可谁家的良妇会夜宿客栈,还误闯他人房间。他侧目看了眼那玉镯,墨绿翡翠,倒是值钱,她可是下本呢。
男人身材颀长,背对灯光,容嫣只能看到一片剪影在他的脸颊,棱角分明,很好看,可也冷峻得让人生畏。她耐着恐惧颤声道:“我在隔壁,回去让人把钱送来,可以吗?”
他哼笑一声,侧开了身子,光线直直打在小姑娘身上,他看清了她。
幽光下,她肌肤莹白如玉,通透得能看清晕染的绯红;双睫低垂,长密卷翘,在眼底留下颤动的阴影,抖得人心怜。鼻尖和额角渗出汗珠,衬得她更是晶莹剔透……
微醺下,他恍惚觉得眼前人便是那断玉中跳出的精灵。
高大的身体步步逼近,容嫣缩着脖子向后躲,“咣”地撞在了墙上无路可退了。看着她小巧的舌尖紧张地舔了舔红唇,他喉结滚动,带着酒气道:“我不要钱。”
“那你要什么?”
容嫣握紧了拳怒道,蓦地抬起头,却一眼撞进了他的深眸里。
男人狭目清冽,剑眉冷峭,鼻梁挺而高直,一张脸英气逼人精致得不像话。她以为秦晏之已然俊朗无双,然此刻才知何为极致。
怔愣间,一双手臂将她圈住,他弯身低头,被酒打润的双唇微挑,噙着抹不羁。一时间,落拓和温柔漫射在他幽沉的目光中,将容嫣包围,压迫得她快要窒息——
一股温热扑在耳边,容嫣腿软了……
“要你。”
通州,容府。
红灯高挂,炮仗声声脆响,道贺人往来不断,今儿是容家二房长孙的满月宴。
蓝呢马车停在大门口,车帘掀起,一位十八九岁的少妇款款而出,候在门厅的二爷和大少爷迎了上来。
大少爷容焕伸臂搀她下车。少妇微笑,婉然道:“谢大哥。”
“嫣儿啊,候你半晌了。”二叔容仲琨笑容可掬,望了眼她身后。“秦姑爷没来?”
容嫣抿笑,略带歉意。“他昨个回京了。”
二叔眉间失望,笑道:“他是户部主事,忙是应该的。听闻侍郎明年致仕,他迁升在即,疏忽不得,疏忽不得……”说着,将侄女送入正堂。
容嫣给祖母梁氏叩安,拜过长辈后将贺礼送上。
梁氏拉着孙女的手,目光爱抚,叹道:“可想死祖母了。”
听了这话,容嫣鼻子有点酸——
父亲容伯瑀是容家长子,十八岁便进士及第观政都察院,五年内连升为正四品左佥都御史,可谓是英杰才俊。然时运不济,未及而立便遭妒被诬,贬为宛平知县,直至七年后才被平反,提任浙江承宣布政使司从三品参政。
好不容易苦尽甘来,却因抗倭,夫妻二人死在倭寇刀下,撇下一双儿女。
这一晃四年了。如今,容嫣只剩这些亲人了……
“瞧瞧,瘦了,病还没好?”祖母抚着她小脸问。
三月前,她着了风寒大病一场,差点没熬过来。
“好多了。”
容嫣乖巧应,从杨嬷嬷那拿了对玉蝉送给嫂嫂怀里的孩子。二伯母万氏瞥了眼,莹润细腻,果真是好玉,还是秦家家底厚。再瞧人家那装扮,虽素,哪样拿出来不是价值不菲。啧啧,嫁得好啊!
在通州,提起簪缨世家的秦府哪个不知。秦老太爷致仕前任湖广总督授兵部尚书,而老夫人建安郡君则是睿亲王的嫡孙女,论辈分皇帝还要唤她一声堂姑。至于容嫣的夫君秦晏之,才貌双全,二十四岁便将任户部侍郎,国之栋才也。
虽说容家是诗礼人家,祖父在世时也曾任知州,不过比起秦府到底门户低了些。若非容伯瑀和秦家大爷——秦晏之父亲,曾是同窗好友,这秦晋之和也轮不到容家。
有些人,命里就带贵气!
万氏感慨,而小容嫣一岁的嫂嫂接了玉,欢喜道:“可要抱抱孩子?”
容嫣含笑点头,小心翼翼地接过侄儿。孩子缓缓睁眼,一双眼珠黑葡萄似的盯着姑姑,水灵灵地把她心都看化了。还有淡淡的奶香,真舍不得放下。
见她喜欢,堂妹容芷点点侄子小脸,笑道:“你啊,好福气,大姑姑这么喜欢你可得珍惜,明个大姑姑有孩子了,你就不吃香了。”
不止容嫣,众人皆僵。
万氏狠瞪了女儿一眼。哪壶不开提哪壶,没个眼力见!
容嫣嫁入秦府五年无所出,这是她的心病——
三月前秦晏之带回个身怀六甲的女人,是他养在京城的外室。外室身份进不了门,连妾都不如,生下孩子打发了便是。
可秦晏之非要抬她为姨娘。想来容嫣生病,于此不无关系……
此刻,堂上寂然。
“姐!”
十三岁的容炀唤声,打破了尴尬。
容嫣看向弟弟,三月不见,又长高了。
姐弟二人相见甚欢,气氛稍缓,大家该迎客迎客,忙起来了。直到晚上家宴才又聚在一起。
除了和弟弟聊天略微展颜,一顿饭下来,容嫣兴致不高。祖母瞧她眉间似有隐忧,也猜得出因何,无非还是那尤姨娘的事,于是劝道:
“姨娘终归是姨娘,你是主母她还得听你的。”
“你啊,就是心太软。”万氏跟着道。“你坚持不留,她入得了秦家?有孕如何,生了孩子养在你身边便是,她敢说个不字。”
容嫣低头默声。
祖母叹息。这个孙女哪都好,就是太乖,乖得抓不住男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