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七十年代女知青(10)

陆所长哭笑不得的看着眼前的小姑娘,自己有那么吓人吗?只是问问,真的不是要审问的意思,这孩子咋这么胆小。

“小红梅,别怕,叔叔不是要抓你,只是问问你,你发现的时候是什么时候,车上有什么特别的东西没有?”

“叔叔,红梅不知道时间,只是知道大家都要下山的下工的时候,红梅天天在山里挖野菜捡柴,都是这个时候回家的,车上啥也没有,只有这车。红梅在县城看到过,知道是拖拉机,就不明白怎么有一辆在这山坳坳里面。”

“好的,红梅真不错,知道思考,真是个好孩子。”

几经商量这辆拖拉机被留在裕村,还是红梅出的主意,说是万一要是有人来寻找呢,不管是因为啥事存放在这里的,还是别的原因,都是找到开车来这里的人最好办法。

陆所长带着两位公安先回镇上,明天再来查勘周围有没有线索。

夜深,人群渐渐散去,红梅一家也回到家里,一夜无梦到天明。

这段时间,裕村人没事就到村部的棚子里面看看拖拉机,可是规定了不能摸,只能看。红梅一家的生活依然平静。

不过红梅给孟会计继续出计策,要是找不到失主,千万不能让镇政府把拖拉机给弄走,一定要找各种借口留在自己村里,以后可以白得一辆拖拉机多好。

村委三巨头商量之后觉得确实是个机会,白得一辆差不多是新的拖拉机,多好啊,既给村里省钱又能提高村里的生产力,多好啊。

镇上的也多次来人,催要这辆拖拉机,可是村里每次都是以破案为借口,把拖拉机留在村子里面,这案子一直没有破,陆所长不明白了,怎么有人把拖拉机藏在山坳里面却不来取。奇了怪了,真是的,什么人啊。

临近过年,查遍了很多地方都没有丢失拖拉机,最后这个事还被县城和市里都知道了这个消息,报社还派了记者过来采访这事,孟会计说的那个催人泪下,说自己村子里面怎么一个不容易,还有自己的侄孙女和侄子又是多么的善良,是怎么发现拖拉机又是怎么发现不对劲的,还继续守在山坳里面看守拖拉机,还上报村里和镇上,真是忠诚于人民和党的好同志。

记者点点头,不停的快速记载这一切,还掉眼泪,是,是好同志。一个胆大心细的孩子形象跃于纸上,很多市民都对红梅和孟大山有了好感,他们都以红梅作为教材教育自己的孩子,让他们都以红梅为榜样。

镇里几经商议决定把拖拉机留给裕村,不过也交待了,要是到时有失主(丢失拖拉机的村子)寻来一定要给人家,不能不归还。

裕村当然愿意啦!这是肯定的,要真是那样,怎么可能不归还,最后因为是红梅发现的,村里三巨头拍板让孟大山开村里的拖拉机,孟大山的身体又不好,上次父伤势那么重,到现在还没有养好,大半年了,快一年了。据说这身体也不是很好,以后也不能做重活。

安排他开拖拉机是最好的选择,可以轻松些。

孟大山已经背着行李到市里学开车去了,这次是学开大车,是市里同意的。去的时候,红梅提前给老爹准备的几只野鸡野兔,说是送给教他师傅和一些要往来的人,可以和人家搞好关系。

此为防盗章

屋子院子到处都是拾缀的都井井有条,粮食地窖和菜窖都装的满满当当的,偶尔还能吃上肉,家里还添置了不少东西,这日子过得是越来越好,就是她手里都存着好几十块钱,都是老二家赔的钱,上次到县城给孩子他爹看病还花了不少钱。要不手里钱还能更多一点。

“大山,不用担心我,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以后还要照顾你和孩子们呢。”

一路上坡走上去,走了一半上坡才算走完,又走了二十多分钟才进高岭村,一进村就在村口看见了许多老人在村口的井亭纳凉,井亭里面有口井,周围还有很多的大树,据说已经有百年历史。

高岭村的老人们都认识马兰花,“大山,兰花,你们回来了。”

“楚伯,我们回家看看我爹娘。”

“回去吧,你爹这会儿也在家里,太热了,要下午才上工。”

“哎,那我们先走了。”

“嗯!”

两口子和凉亭里面的人一一打招呼完,才走回家。

马家住在村子的另外一边,一家人正在家里休息,马老头抽着旱烟,吧嗒吧嗒的坐在屋角,“老婆子,你说大山的身体好些了没有?”马老头还是很担心女婿的身体,自家也帮不上什么忙。

“应该好些了吧,听说后来兰花带着女婿去了县城治病,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王老太在一边搓着草绳,心里难受的紧,兰花是自己的闺女,之前一直被孟家的那个老虔婆给磋磨,不知道遭了多少罪,现在净身出户,家里也是困难的很,可是自家也不宽裕,能救济的也救济了不少,再也没有能力救济闺女家里。这不急死人吗,也不知道闺女家里是喝稀的,还是稀的也喝不上。

院门一推既开,夫妻俩直接走了进门,“爹娘,我和大山回来了。”不管嫁人多少年,自家还是一点也没有变,这让她很心酸,家里一点好的变化都没有,看着除了人多,真的没啥变化。

“兰花,大山,你们怎么来了?快进屋,傻站着干什么?”

马老头欣喜的站起来,刚才还说兰花,想不到兰花和大山就来了。

“爹,就您和我娘在家吗?我哥我弟他们呢?”

“在家呢,都在家。”马强从屋子里面走了出来,吃完午饭正好在床上睡一觉,没想到大妹回来了。连忙起床穿好衣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