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章 淡定得不对头

疯妃传 金无彩 2427 字 11个月前

沈濯瞥见她的表情,心中越发感觉奇怪起来。心神不定之余,索性悄悄叫了玲珑过来,低声吩咐:“出去瞧瞧,问问,跟着过来的焦妈妈和连翘,都去过哪里。还有,跟着来的还有什么人,都去了哪里。”

玲珑会意,悄无声息地去了。

焦妈妈站在冯氏身后,看了玲珑的背影一眼,微微皱一皱眉心,转头看了连翘一眼,目露疑问。

连翘的神情有些不自然,在接到焦妈妈的询问时,强自镇定,轻轻颔首。

玲珑出去转了一圈儿。再回来时,一路飞跑了回来,脸上急得都是汗,进门却又不敢惊动席上的人。惶急地左看右看,一眼看到了寿眉,眼睛一亮,忙悄悄地招手叫她。

寿眉有些奇怪地看了她一眼,走了过来,低声问她:“何事把你吓成这样?”

玲珑拉着她的袖子,急急地附耳说了起来。

寿眉越听越心惊,眉毛紧紧地皱在了一起。待玲珑说完,按住了她的手,垂头想了一会儿。忽然冷笑了一声,低声又对玲珑说了几句话。

玲珑眼中厉光一闪,用力点头:“明白!”

转身铿锵地走了出去。

寿眉深呼吸,镇定下来,重又走了回去。

席上诸人,几个人同时抬头看她。

寿眉恍若不见,微笑着俯身问韦老夫人:“厨下来问,您和濯小姐的燕窝粥,是睡前再吃,还是索性席上用了?”

韦老夫人看了看沈溪和沈佩,略略踌躇,低声问:“可有多的?”

“这个,怕是没有。那东西金贵得很……”寿眉的声音稍稍升高,恰好够沈溪也听见的。

沈溪慢条斯理地吃喝,置若罔闻。

韦老夫人看了她一眼,眼中闪过怜惜,命寿眉:“佩姐儿还小,这种东西还吃不得。把我的那碗给溪姐儿。”

冯氏听见,忙推辞:“那是您补身的东西,给她做什么?”

韦老夫人叹了口气,摆手让她不要说话,低声道:“你们那边,哪里来的闲钱给她吃这个?我一顿不吃害着什么了?”

下人们端了两碗燕窝粥进来,一碗放在了沈濯跟前,一碗放在了沈溪跟前。

宴席摆开。

沈恒高高兴兴地坐了首席,沈恭、沈信言、沈信诲、沈信行、沈信明、沈信成和沈典团团围坐在他身边。

屏风那边,是韦老夫人、罗氏、冯氏、米氏、顾氏、杨氏、沈濯、沈溪和沈佩。沈沁出来转了一圈儿,让沈恒好生抱了抱,便被米氏赶回了醒心堂。

沈恒笑道:“我能来京,全因为我们微微劝说,来了这样高兴,还成了我们微微正儿八经的曾祖父。所以,这是我遇到的微微头一个生日,我一定得好好给孩子过一回。”

说着,怀里摸了一个小布囊出来,令人:“这是我给微微的礼物。”

拿到屏风这边,沈濯当着人打开小布囊,竟是一方鸡血石的印章。翻过来看时,上头雕着四个小字:沈净之印。

沈濯又惊又喜:“太爷爷,您怎么知道这个的?!”

米氏好奇探头过去看,问道:“这是个什么章?”

沈濯笑着给了众人传看。

沈恒在那边捻须笑道:“我曾孙女儿是个有大才的。她又爱写个字。日后难说不会名扬天下。所以,我赠了她一枚闲章。

“只是女儿家,闺名不能轻易示人。我听典哥儿说,他妹妹曾给自己起了个表字,叫做净之。我觉得甚好,就用了这个。”

沈信言了然,笑着拱了拱手:“曾祖想得周全。”

鸡血石也不算什么珍贵物件儿。这个小东西送的,沈濯又喜欢,日后又当用,看起来又不甚引人注目,果然极好。

沈濯笑着出来,好生给沈恒行了个礼:“太爷爷,这是我今年收的最好的生辰礼。谢谢您。”

沈溪坐在桌边,既不嫉恨,也不羡慕,只浅浅笑着吃酒吃菜。

然后众人的目光都转向了沈恭。

既然说了是要带着二房的人回来给沈濯过生日,那他这个当祖父的总要给人家准备礼物吧?

沈恭老神在在地坐着,厚着脸皮当没这回事。

韦老夫人等人的礼物早就给了沈濯,此时自然也不做声。

就这样静静地过了半天,冯氏才轻叹着笑道:“我给濯姐儿预备了一身夏衫,因不知道这一个月她是不是又长了个子,所以做得大了些。”说着,令焦妈妈捧了过来。

沈濯接过来一看布料,不由得一愣:“竟是西域过来的纱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