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在明朝发行银票真是很不靠谱一件事情,特别是明朝中期以后,因为宝钞的泛滥,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人,对于纸钞都相当排斥。
所以,嘉靖朝、隆庆朝、万历朝那些贪官污吏,那些太监税使,动不动就是十几座甚至几十座库房来存放金银珠宝,要能换成银票,他们早换成银票了,一千万两换成银票还塞不满一个书柜,何必搞的那么显眼呢。
问题就是,那会儿没有银票,或者说没人敢发行银票,朝廷发行的宝钞都成废纸了,还发行银票,扑街都算轻的了,就怕扑臭水沟里爬都爬不起来。
所有,有明一朝,没人敢发行银票,直到螨清道光三年,才有私营商号再次发行银票。
但是,张斌却敢,因为他知道这是一种趋势,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纸钞取代金属货币就会成为必然,而这个时候,因为他的到来,大明经济不但没有衰退,还在向前发展,已经到了需求纸钞的临界点,像这些大商帮的商户,肯定需要银票来周转,只是没人敢发行银票而已。
果然,他的话一出口,各大商帮的掌舵人立马露出跃跃欲试的表情。
这话也就他说出来能有这效果,他外公黄老爷子都不行,甚至崇祯也不行,没有别的,就是一个信誉问题,他是现今大明朝为数不多的,值得人信任的官员之一,至少在商户这个圈子里面是这样,因为相信他的人都发大财了。
看到众人的表情,张斌心里不由暗自松了口气,还好,他的信誉度在这些人心里足以抵消对宝钞的不信任。
他不失时机的道:“受东盛堂大掌柜黄老爷子所托,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银票的发行规模和兑换方法。”
他这话也只是一个过场,其实在座很多人都知道他跟东盛堂有关系,甚至有些人都知道黄老爷子就是他外公,不过,这事也没人点破,人家的家事去多嘴干嘛,只要对自己有利就行。
张斌紧接着便拿起一张稿纸,装模做样的念道:“这次,东盛堂发行的银票单张面值为一百两,总金额为八百万两,分别在广东、福建、浙江、江西、南直隶、山东、北直隶和属国琉球五地发行,每地发行一百万两。”
说罢,他直接示意他舅舅黄程将一叠叠银票分发到个大商帮掌舵人手里,每一叠都是八张,样式都是一样的,正面都是五个大字,“白银一百两”,然后是一排小字,东盛堂承兑银票,大明各地通用,另外就是一些复杂的图案和数字,背面也印了一副精美的山水画,这是武夷山谷口关附近的景色,去过的人都知道。
不过,每张银票都正面都用淡红色的大字印着各地的地名,以示区分。
众人接过银票都饶有兴致的看起来,有的在关注上面的图案,有的在检查银票的材质,有的甚至在暗暗撕扯,要是银票一扯就断,那就有点开玩笑了,毕竟这些银票都要频繁使用,谁能保证会不会不小心撕扯一下。
还好,银票的材质相当过硬,只要不故意去撕,使劲扯几下一点问题都没有。
看到众人满意的表情,张斌继续介绍道:“这些银票暂时只开放广州、珠海、福州、月港、杭州、南昌、金陵、济南、京城和琉球那霸港十个城池的汇兑,也就是说,你拿着银票去这些城池的东盛堂总号都能兑换到银子,东盛堂已在十个城池准备了足够的储备银两,每处一百万两,只多不少,这个大家可以放心。”
各大商帮掌舵人闻言,纷纷露出惊容,这话从侧面显示了东盛堂的实力,光是这几处,就有上千万两现银,加起其他地方,岂不是差不多有两千万两之巨!
虽说在座的这些都是大商户,大老板,但他们基本都是百万两级别的,资产超过百万两的不是没有,但最多也就是四五百万两左右,像东盛堂这样随随便便就能拿出一千万两白银的绝无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