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二人却主动提出要见一见自己,呵呵。
林如海的书房内,林黛玉在韦氏和四名侍女的陪伴下进去了,林如海也陪同在侧。林黛玉欲拜见两位舅舅,贾赦贾政忙推拒了。
一番混乱后,诸人分别坐下。
贾赦看了看贾政,捋了捋胡子,“外甥女虽然伤心,但也要保重身体,不要让人担心才是啊。你外祖母很惦记你,早早的就命人收拾好了院落,一应布置都是你外祖母亲自挑的,就等着你去呢。当然,舅舅也知道,如今你正伤心,又要为母守孝,不愿远行。不过没关系,明年,我让你琏二哥来接你。”
贾政一贯严肃方正惯了,也说不出什么温情的话来,只随便说了几句不要伤心,节哀顺变的话。
林黛玉一一应了。
林黛玉走后,贾赦眯了眯眼睛,问道:“如海,我看外甥女身边伺候的人言行举止皆不俗,到底是何来历?”
林如海心中不屑,脸上却不动声色,“都是宫里赐的。”心道这位大舅兄还惯会在女人身上做文章,这都能看得出来。
贾赦眼前一亮,顿时看向林如海的眼神更炙热了些。外甥女破例被封为县主,还是有封号的县主,这就已经很让人意外了,更让人意外的是,外甥女身边居然还有宫里的人。很明显,妹夫或者是外甥女不知哪里入了陛下的眼了。林家这门亲,是绝对不能疏远的。
贾赦贾政一行人走后,林家上下都松了口气。无他,实在是整日被人用看宝藏的眼神盯着,实在是一种负担。
“泽儿,关于贾家的两位老爷,你怎么看?”林如海问道。
林黛玉知道林如海实在有意培养林泽,便侧耳旁听,对于贾赦和贾政的为人,前世看过不少红学家研究的她,自认还是比较了解的。
林泽在名师的指导下,进步可谓一日千里。这里的进步不仅仅指学问方面,还有为人处世等等。他结合之前看过的资料,再加上这些日子的接触,说道:“贾家大老爷其人,昏聩无能,见识短浅。二老爷其人,看着端方正直,其实骨子里有些迂腐。他听闻妹妹有专人指导之时,眼中很是不赞同,只是碍于情面,不好直说。且,我觉得,贾家大老爷和二老爷之间似乎有些不睦。”
林黛玉无所谓的笑了,管她什么好料子,林黛玉相信,只要自己想要,哥哥肯定能给自己找来。只是她这么懂事,才不会和哥哥要求这些呢。“大嫂子就不要推辞了。兰儿年纪小,又不好用冰,穿这个正合适呢。”
贾母欣慰的笑了,“即是玉儿的意思,就这么着吧。”其实她很想给宝玉做一套中衣的,宝玉身子弱,正需要这些。可这到底是玉儿的赏赐,也该由玉儿安排。她不好插手。
支持正版,么么哒
“好了!不要再说了。”贾母深吸了一口气,贾母不乐意听到别人贬低自己的心肝肉。若不是为了贾家,她何必要委屈了她的宝玉。明明是天资聪慧,可自己却只能将他往纨绔上养。贾母总觉得亏欠了宝玉,所以,她一直想给宝玉最好的。亲事也是这样。
“去在荣禧堂后设个佛堂,二太太就待在里面好好念经吧!没事不要出来,也别再见我的宝玉,没得带坏了我的宝玉!”贾母厌恶的瞪了王夫人一眼,老大有一点没说错,王氏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蠢货!
王夫人还要说话,却看到贾政冷冰冰的眼神,她嫁进贾家这么多年,即使这几年和贾政已经相敬如宾,可贾政从未用这样的眼神看过她!王夫人有些畏惧了。不就是佛堂嘛!没关系的,只要宝玉和元春有了出息,还能让她这个当娘的,在佛堂待一辈子不成!再说了,还有二哥呢!二哥不会坐视不管的。
王夫人这样想着,忍下了这口气。叫来丫鬟,扶着出去了。
邢夫人插了一句,“那管家的事?”
“管家的事不是有凤丫头吗?”贾母看了邢夫人一眼,“你也下去吧。今天的事不许外传!”
贾赦也适时作出威胁的样子,邢夫人缩着脑袋也出去了。
“老太太,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敏妹过世,我们不能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啊。”贾政说道。
鸳鸯忽然在门外开口道:“老太太,赖大管家来了,说陛下下旨,封林姑娘为临安县主了,如今都传开了呢。”
贾母贾赦贾政三人顿时大喜,叫鸳鸯进来了,“果真吗?赖大呢,快让他进来!”
赖大进来后,跪下给贾母请安,“回老太太的话,确有其事,是宫里夏太监使人来说的。据说林姑爷在江南官当的很好,故而陛下嘉奖。是长孙殿下亲自去传的旨,还亲自给姑太太上过香,在林家待了一天才启程回京的。”
贾母当机立断,“老大,老二,你们两个赶紧告假,赶紧的,亲自去扬州一趟。我再修书一封,亲自解释这件事。我会在信上再次提出接玉儿进京。虽然林姑爷未必会答应。这也没关系,日后我多修书几封,让林姑爷看到我们的诚意,林姑爷是个聪明人,他自然会答应的。”
贾赦贾政对视一眼,齐齐应下,然后下去了。
贾赦本就领的是个闲职,不用找谁告假,只是此去扬州,路上估计不得清闲,贾赦想想有些头疼。
贾政则按部就班的向上峰递了告假的条子,得到批准之后,立马开始准备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