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货币改革

后手 可大可小 2502 字 11个月前

“是的,现在国家货币很多,白银价格在国际上一路走高,国外进口的货物,价格非常便宜,对我国的工业、农业是一种沉重打击。如果再不改革,我国的经济体系将会崩溃。”刘有军一脸担忧的说。

世界市场白银价格高涨,给银本位的中国带来沉重的打击。

由于国际市场白银价格远高于国内银元价格,外国在华银行,纷纷在国内收购银元运往纽约和伦敦套利,导致中国白银大量外流。

本来中国从1926年开始,白银一直是流入量大于流出量,货币供给充裕。

从1932年开始,中国白银开始外流。

1934年,受美国白银政策影响,中国货币流出高达227亿银元。

光是1934年下半年,到1935年初,上海流通中银元共减少23亿元。

除一小部分流入内地外,其余全部运往伦敦或美国。

“国外的货物便宜比国内的还便宜,对老百姓得好事吧?”路承周对经济没什么研究,他的专长是特工。

路承周觉得,只要是老百姓得实惠的事,就是好事。

“现在进口的货物之所以便宜,是因为国际上白银价格上涨,所以他们用货物换银元。有朝一日,我国都没有银元了,还拿什么买货物?你可能没有注意到,目前国内的工厂企业,倒闭了不少。”刘有军说。

他其实也不是很懂,但身处的位置不同,比路承周接触到的资料更多。

面对白银潮水般的外流,国民政府从1934年10月15日开始征收白银出口关税和平衡税,以减少白银出口。

10月16日又设立外汇平市委员会,在必要时候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外汇市场价格水平。

委员会根据市场形势,委托中央银行买卖外汇和金银,平市基金则来源于政府征收的白银平衡税和财政部。

但是,这些措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白银外流问题,反而促使白银走私盛行。

特别是日本政府,为打击国民政府的金融政策,更是在占领区内故意走私白银,结果1935年银元走私额高达15-23亿元。

走私行为,看似一时为民众提供了价格低廉的货物,但从长远来看,对中国的经济却是致命的。

“我以前还真没这么想过。”路承周似乎有些明白了。

“我这里有个数据,1934年上海倒闭的工商企业,达有到了510家。而今年以后,倒闭企业数量达到恐怖的1065家。再这样下去,不用几年,我国还会有工商企业吗?”刘有军叹息着说。

“也就是说,货币改革势在必行。”路承周被这个数据吓了一跳。

闻健民听了路承周的建议,准备如法炮制,也让学生扭转对自己的印象。

然而,当他准备将所谓的消息,告之肖殿荣时,发现根本找不到人。

这段时间,海沽大中院校的学生,根本就不在宁园活动了。

无奈之下,闻健民只好去法商学校。

然而,闻健民在法商学校,也没有找到肖殿荣。

闻健民很郁闷,只好在法商学院外面蹲守。

终于,被他守到了肖殿荣。

“肖同学,我刚听到消息,侦缉队准备拘捕你,还有其他一些比较活跃的同学。”闻健民一脸拿出一张写着名单的纸条,紧张的说。

“真的?”肖殿荣接过纸条,扫了一眼,“诧异”的说。

这张纸条上的名字,都在宁园出现过。

但是,他们只是集会,最多也就是评击时政,暂时还没有任何反政府的行为。

就算他们真的被抓,也不过是受几天牢狱之灾,最终还是要放回来的。

闻健民的行为,只是为了讨好,或者补救罢了。

“上次一分局不是没有抓到你么,案子交给侦缉队了。我听到消息,马上来通知你。”闻健民说。

“多谢你,我马上通知同学们躲避。”肖殿荣握着闻健民的手,感激的说。

“只是举手之劳。”闻健民微笑着说。

肖殿荣匆忙走后,闻健民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他给闻健民的名单,基本上是在宁园出现过的。

接下来的几天,闻健民几次到宁园,基本上见不到学生了。

闻健民猛然发现,自己给的名单太多,所有人为了逃避打击,都不再露面。

学生不露面,闻健民一点办法也没有。

他特意又去了趟英租界,路承周与学生倒是有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