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五百二十六章 曹、孙恶战(上)

“哼!!这些孙家人可够阴险的!!这看似光明正大,其实就是在等元让败阵下来,铁血军上下陷入混乱之时,再行动手,好杀我军一个措手不及!!元让啊,元让!!你可千万不能被这些江东的鼠辈小觑了你!!你可是我曹军的第一先锋大将啊!!”曹洪这下看得心惊胆跳,紧张不已。就在此时,曹洪面色猝地一变,急忙拍马而出,大声喝道:“兀那小厮,竟敢冷箭偷袭!!”

只听曹洪吼声响荡,如惊雷乍起。却见曹洪冲去的方向那处,赫然正见宋谦持弓而出,只不过还未来得及出手,便已经被曹洪给发现了。

“什么!?休要动手!!”与此同时,太史慈比起夏侯惇似乎更是激动,面色蹲变急声吼道。

“有空档!!”夏侯惇这下却是独目光芒迸射,在战场厮杀多年的他,这下非但因为曹洪的吼声而走神,反而是更加的专注,见太史慈这下分神露出空挡,迅疾策马冲上,猛然拧刀挥起,奋力便砍!!

“嗷嗷嗷!!纳命来罢!!!”夏侯惇怒声咆哮,猛而挥刀落下的瞬间,更见那紫炎獬豸挥起它那锋利的右爪子朝着太史慈赫然抓过去。

“坏了,我竟如此大意!!”察觉到杀气逼来的那一刻,太史慈已经回过神来,并知不妙,连忙举起双鞭,而这时夏侯惇的獬豸宝刀已然盛势落下。

哐当!!只听一声震耳爆响,太史慈虽然在千钧一发之际挡住了夏侯惇的猛烈一击,但却也受了更重的内伤,当场气血上涌,‘哇’的一声,朝着夏侯惇的脸上猛地喷了一口血。夏侯惇本还以为此番自己必胜无疑,怎料太史慈竟能挡住,并且忽然朝着自己喷血过来,猝不及防,顿是被喷了一脸,一下子视线模糊,眼前尽是一片血色,独目更是渗进了血。

就在此时,正听‘啪’的一声骤响,原来是在另外一边的朱然忽然出手,这一拽弓发射,其脱弦之矢,顿如一道流星般迸射而出。

“不可!!!”太史慈本见夏侯惇已经失去了防备,正要速发袭击,一举取下shèngli,殊不知这时忽然听得弓弦震响。太史慈急喝一声,扭头急望,果见一道飞影正朝夏侯惇射了过去,连忙强震神色,飞马迎去,并是一鞭打碎了冷矢。太史慈此举,顿是令满场哗然,不但自军人马如此就连铁血军上下也纷纷惊呼起来。

与此同时,却见本是风度翩翩,温文儒雅的周瑜,这下看得眼切,霎时面色变得阴沉可怕,甚至有几分狰狞。

“太史子义!!你若坏了主公大事,当以死而偿之!!!”说来,周瑜在能力、风度、器量方面几乎可以堪称完美,性格上也几乎可以说是毫无缺陷。不过有一点,却会令周瑜一下子便失去大半的理智,那就是坏了他的精心布置!!一旦如此,周瑜便会陷入抓狂状态!

“元让!!这正是机会,快杀了那太史子义!!”就在此时,却听曹洪的声音也响了起来。原来,曹洪正见太史慈露出空挡,如果此时夏侯惇发起袭击,正好可以伤及项背。

就在此时,蓦然杀声从一处乍起,赫然正是曹操引着曹纯以及虎豹骑奔杀过来。

“孙家小儿你不是想知道你父当年是如何死的,速来与曹某一战,若能赢了曹某,曹某自如实奉告!!”就在此时,一道喝声忽地响彻而起。孙策一对霸王目顿是瞪得斗大,整个人瞬间如失去了理智,并且浑身轰然迸发出一股极其可怕的怨煞之气。

“嗷嗷嗷嗷,天杀的老贼,我爹之死果然与你有关!!!”却看孙策的眼睛陡地变得血红起来,如似失去理智一般,在孙策身旁的将士无不吓了一跳,几人唯恐孙策会失去理智的去和曹操拼命,连忙想要拉住孙策的缰绳,不让孙策拨转战马。

“主公莫要中计!!”

“对啊,此下老贼引兵来袭,并且我军又深入敌腹,万万不能意气用事!!”

“都给我滚开!!”殊不知孙策好像是敌我不分,竟是猛地挥起了手中的霸王枪,把靠近过来的几员麾下都给打翻落马,急要拨马时,岂料天黄虎竟忽地发作,高抬前蹄,孙策一下子fǎnyg不及,身形不稳,急忙勒住缰绳。转即,天黄虎一下落地,便是猛然飚飞冲了起来。

“快!!快快拦住那孙伯符!!!”蔡和在旁一直观察,这下见时机难得,若能截住孙策,说不定自己便能立下大功!

而随着蔡和喝声一落,一些怀有野心的襄阳将士,纷纷抖数精神,振声怒喝,朝着孙策截杀而去。

“尔等鼠辈是在找死!!!”孙策此时心中怒火澎湃,眼见襄阳将士扑来,一下子好像找到了宣泄的口子,霎时猛提霸王枪,见人便扫骤打,硬是杀得人仰马翻。

另一边却见领曹仁之命杀出的曹兵,这下正发起猛扑,董袭怒声大喝,手提红虎钢枪,带着一干部下强硬拦住。

“哼,好个孙家小儿,竟然忍得住这口气!!子和你速引虎豹前往援救元让和子廉!!”与此同时,正引兵从一旁突入的曹操喝散周边的襄阳兵士后,见得孙策并无中计复回厮杀,而是引兵撤走,不由大怒,不过曹操很快便冷静下来,急是和身边的曹纯喊道。曹纯一听,立刻神容一震,遂是一拨战马,便引着虎豹骑从绕走而去。

与此同时,却见吴敦口上,孙家军此时占据了绝对的上风,在周瑜的指挥之下,宋谦、贺齐、朱然等将纷纷引兵杀往,并把铁血军重重给包围住了。

此下,却看太史慈和夏侯惇依旧在拼杀,且看两人身上都是血迹斑斑,伤势甚重,但两人却都不肯轻易言败,强硬坚持。

而宋谦以及贺齐、朱然等年轻将领却也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只围不攻,不愿打扰这两人的激烈而又令人为之动容的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