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二百七十九章 周郎斗曹仁(21)

少时,众人纷纷退出,不久正见两人搀扶着董昭走入。曹仁见状,神色一凝,先教那两人退下。那两人听令,不敢怠慢,遂是告退。而董昭没了那两人搀扶,似乎站都站不稳,幸好曹真很快就赶了过去,扶住了董昭。董昭却是怕曹真因此受到曹仁喝叱,向曹真望了过去,正想婉言拒绝。此时,曹仁却走了下来,并道:“董大人可有大碍?子丹你快扶好董大人。”

董昭听话,不由心中一紧,向曹仁望去,却见曹仁一脸关切之色,走了过来。

“诶。还请公仁莫要怨恨曹某。曹某也是迫不得已,如今正是危急时候,人人自危,若不能正以军度,何以服众?”转眼,曹仁走到了董昭的面前,并执起董昭的手谓道。董昭听话,忙拱手道:“此番确是董某的失策,实在有愧魏王以及大都督的托付。更何况大都督已经对董某十分照顾,否则若是受了三十军杖,恐怕此时董某已经不能来见大都督了。”

曹仁听话,不由又是愧疚几分,倒是董昭神色平和,眼神里怀有的感激之色,也不虚假。曹仁这才心中一定,遂把刚刚与曹真分析的局势与董昭说明。董昭听罢,不由神色连变,城中的存粮乃由他负责,他自知城中粮食所剩多少。

“大都督,这城中粮食只怕!”董昭话未说完,曹仁忽地把手一举,道:“本都督心里有数,公仁无需提醒。只不过从现在开始,还请公仁务必让麾下的守口如瓶,待会本都督会派虎卫将士前往看守,以免万一。”

董昭闻言,很快就领悟过来,把头一点,道:“某明白了。”

而此时,在旁搀扶着董昭的曹真却是看出了一些端倪,不由皱起了眉头,心知着城中的存粮恐怕是所剩无多了。这时,曹仁的目光忽然投了过来,曹真不敢询问,又见曹仁眼神犀利,不由低下了头。

“子丹我也不瞒你。如今城中的存粮,顶多能够维持半月。”曹仁此言一出,曹真霎是面色大变,抬头瞪起了眼睛。

“怎么?眼下粮食尚未耗尽,贼军也未杀入城来,你就已经定好了败数不成!?”曹仁虎眸猝射两道精光,厉声问道。曹真听话,忙道:“末将自与大都督共赴生死,并且也相信大都督定有妙计能够力挽狂澜!!”

“好!!这才是我曹家的儿郎,想当年本都督随魏王征战天下,遇到过的险难不计其数,可却不曾见过魏王会自乱阵脚,方寸有失。魏王曾与本都督说过,但凡危机之际,当应细心思索,寻求机会,因为往往在敌人即将要胜利之时,多数都会有所松懈。更何况战争更多的时候是枯燥乏味的,一旦敌人自以为必胜无疑,那时便是我军力挽狂澜的最好时机!!!”却听曹仁声音并不响亮,但听在曹真耳朵里却如遭到晴天霹雳似的,曹真面色连变,忽然间好像是茅塞顿开,双眸骤地变得明亮起来,廓然开朗,心中忽然好像尽扫阴霾,一片开阔!!

而董昭听了,沉吟一阵后,也不由叹道:“魏王所言,就连许多古法圣典却也不如。魏王真乃绝古烁今的旷世雄主!!!”

{}无弹窗曹仁闻言,不由向曹真望去,冷声问道:“何事!?”

“回禀大都督,今日那太史狗贼率兵强攻城门,其军气势汹汹,若非董大人在旁协助,恐怕我军不能得以将其击退。还请本都督看在董大人也算是将功补过的份上,从轻发落。”

曹仁听话,神色一凝,遂是望向董昭,却看董昭精气不佳,想必这些日子也几乎掏空了他的身体,却也怕其撑不住那三十军杖,遂颔首道:“你眼有理,那么便减免其二十军杖,只罚十杖!”

曹仁话罢,在旁听的曹军文武都不由为董昭暗暗庆幸。却也别看董昭此时只罚区区十军杖,这军中的军杖一杖下去,绝非常人能够承受得了,几杖下来,便能把人打得皮开肉烂了,更何况董昭不过是一个文官,所幸曹真为他说话,不然真的三十军杖下去,恐怕真会要了董昭的性命。

“谢大都督宽免,借此一事后,董某必决心效命,助大都督渡过此番难关!!”这时,正听董昭震色喊了起来。曹仁听话,把头一点,遂挥手示意他们下去受罚。

少时,曹休以及董昭还有另外那一员曹休的裨将皆下去领罚,在场的文武见状,不由都强打了精神。

“子丹!!”忽然,曹仁大喊一声。曹真听话,速是赶出,拱手答道:“末将在!!”

“今日你表现出色,若非你成功以火攻击退太史狗贼的军部,恐怕在南门攻打的周公瑾也不会轻易撤军。本都督命你暂为本都督的副将,协助本都督应付接下来的战事!!”曹仁此言一出,在场的文武不由纷纷色变,并齐刷刷地都把目光集中在了曹真的身上。

却看此时的曹真,不见任何的喜色,一副宠辱不惊的样子,倒是眼神变得烁烁发亮,给人大有一种大器将成的威风。众人看得眼切,不由都惊讶起曹真变化之巨大。

“末将领命,自当竭力以赴,绝不辜负大都督的厚望!!”曹真一拱手,震色喊道,声音洪亮,决意坚毅!!

“好!!”曹仁似乎也察觉到了曹真的变化,脸上不由露出了几分欣慰之色,颔首叫好。

此时,忽然有人来报,说在北门外又出现了一支孙军人马,细作打探后得知敌军大约有两千余人,领军的乃是孙军两位姓丁以及陈的将领。

“丁和陈?”曹仁闻言,面色一沉,不由开始在脑里回忆起孙军一干将领的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