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105 混入戏班探案子

这一个个名角都和颜离浩熟识,围着他说话。

张大千将门帘撩开,外头站了好几个男仆,两个提着装馄饨的汤,两个端着一叠碗,还有一个提着小菜,本来东西丢了,他急得没工夫惦记肚皮设是不是饿了,这会儿闻到馄饨香了,肚子直咕噜。

男仆们鱼贯而入,找了个空地,开始分馄饨,戏班子的人都拿了碗,排队去盛。

颜离浩吆喝道:“都多吃点啊,是虾仁馄饨,一个馄饨一只虾,料够足,汤是四只老母鸡熬的,养生。多吃多喝,别客气。”

“颜少爷您真是太客气了。”

“我也是借花献佛了。话别多,赶紧吃。冷了就不好了,这小菜大家也分分。”

“呦,有海参和鲍鱼呢。”

“我这里是烧鸭和烧鹅。”

“这有水晶肉,狮子头,谁要!”

“我要,我要,我就爱这一口。扬州狮子头?”

“废话,狮子头不都是扬州狮子头吗。瞧这分量,一斤一个是有的吧。比你脸还大。”

“哈哈哈哈!”

有的吃,气氛就活络了,刚才还是热锅上的蚂蚁,现在就嘻嘻哈哈地闹成一团。

颜离浩坐在人堆里和他们聊天打趣,顺便注意这些人里头有没有不认识的,或是眼特别生的。

世界大剧院的戏班子,几个名角,主要演员,他都是认识,那些个敲锣打鼓的,他也熟,不过剧院流动性很大,常有旧人离职,新人上岗,尤其是武戏的小配角们,体力活,训练又辛苦,薪资拿得也低,只要名角们不退下去,他们很难出人头地,因这故,有些人就会走人去其他的剧团看看有没有新发展。

视线溜达了几圈,还真让他找出几个特别眼生的,穿着戏服,脸上的油彩还在,数一数,有六个,他眼很尖,就是画着脸谱,脑里过过,还是能认出熟人来的。

但,这六个认不出,肯定是新来的。

他捂着嘴咳嗽了一声,小声道:“发现六个生人。”

来的时候,康一给他配戴了隐形通讯器,捂着嘴说话,康一那边就能听到。

“六个?”

“是啊!”

“有没有可疑的?”

“我哪知道?”

“去问!”

颜离浩啧了啧嘴,这是求人办事的态度吗?

嘁……要不是为了夜辰的宝贝,他才不干呢。

另一头的休息室里,夜辰咳嗽了几声,这次不是装的,是真咳嗽。

妖娆关心道:“怎么了?”

“没事!”他捂着嘴又咳嗽了几声。

陌如玉回来了,进门就听到了,“这没外人你咳嗽什么?”

夜辰瞪眼道:“你怎么回来了?”

“给老太太打了镇静剂,现在睡着了,我还留着干什么。我说……你这脸色不对啊……”陌如玉挨近了看了两眼,脸色一变道:“夜辰,你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没有,好着呢。咳咳咳咳……”

“好个屁,你瞧你咳嗽的……肯定是冻着了,快躺下,你这身体不能轻忽。”

“我说了没事……”夜辰不想这个节骨眼躺着当病人。

陌如玉立刻把视线转向妖娆。

妖娆早就急了,喝道:“他让你躺下,你就躺下,又不会少块肉。”她刚才就发现了,夜辰的脸色是真的不对。

夜辰强硬拒绝的态度顿时就没法施展了,躺可以,但是有条件。

“枕着你的腿,我就躺!”

妖娆:“……”

见缝插针的揩油本事是愈来愈见长了。

------题外话------

给大家道歉,自身原因导致了断更,最近工作压力大,因调换了新部门,不太适应,这把年纪了还要接受新事物,压力之大超出我的想象,晚上失眠,早上起来掉了一坨头发。

然后,还得假装很开心。

但是心里憋屈啊,感觉就像被抛到了一个无人岛上。

我一直以为自己心蛮大的,也没想到换个部门压力那么大,饭都吃不下。

现在正努力调节……

也在想要不要和领导提能不能不换了。

压抑,纠结,感觉人都要抑郁了。

于是乎码字就成了另一种压力,对着电脑一个字都打不出来,每每都是发呆,呆了几个小时,也就个章节名。

在此向大家道歉。

我会努力调节好自己的心态。

“你要谁求死不能,求生也不能?嗯?”

康一的突然出现吓了众人一跳,也不知道她听到了多少。

“怎么不说话了,都看着我干什么?”康一口渴了,取了刚才喝过的杯子重新倒了杯茶,茶冷了,喝起来有些苦涩。

夜辰无惊无慌地问道,“你怎么来了?”

说话时瞥了一眼地上摔碎的电脑,刻意上前两步,挡住了地上的碎渣。

康一让小景将戏班子的人员名单拿给几人看,“我在研究这个,对了,你们谁懂京剧?”

夜辰看了一眼名单,上头对戏班子有多少人,分别是什么岗位,生旦净末丑哪几个人写得很清楚,演出剧名也有在上头罗列。

“这你恐怕问错人了,我对京剧没兴趣。”

康一扭头看向寒熙,“你呢?”

“我?”寒熙立刻摇头,“我哪有时间看这玩意。”

红叶就更不用问了,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体能训练和练枪了。

康一很诧异,皱了皱眉眉头道,“这玩意不是在豪门里很热门吗?”

夜辰道:“热门不代表人人都喜欢。你不也一样?”

“我又不是豪门,而且我也没空。”

“我们也没空!”

她忙着查案,他们这群人忙着念书,忙着勾心斗角。

都是大忙人!

“这就麻烦了,我本来还指望着你们这些世家公子小姐帮我呢。”

她又看向妖娆,“你懂不懂?”

“呵呵,我也不懂,帮不了你!”

“帮什么啊?京剧?我懂啊!”

颜离浩不知何时来的,正站在寒熙背后,将他手里的名单看了个正着。

“韦家挺有心的,这几场戏老人家最爱看了!这《百寿图》好啊,也应景!这戏里的北斗星相对于老生的南斗星,显得更威武,是难得的好戏。哎?不是查杀人案吗,怎么研究起京剧来了。”

听他说得头头是道,康一顿时眼亮了,“你懂?”

“懂啊,不过……说行家还有点距离,主要是耳濡目染多了,有些道道我还是很清楚的。我奶奶就是个十足的京剧迷,每周都会看戏,不看她饭都吃不下。”

“那敢情好,你帮我看看这名单里,有没有认识的?”

“认识的?”颜离浩眨眨眼,“那多了,这几个生旦净末丑都是名角,韦家肯定花了大价钱请来的。”

“这几张脸你确定都认识?”

名单上除了姓名,还有清晰的大头照,很好辨认。

颜离浩仔细看了看,“嗯,都认识,这个青衣,还有这个……小生,我奶奶特别喜欢,上月还特地嘱咐我送十几个花篮过去,说是这个小生生日。她迷他迷得要死,喏喏喏,就跟现在十五六岁的高中生追星一样能天天对着海报发花痴。我奶奶她老人家要是年轻个五六十岁,我严重怀疑她会是个私生饭!”他抖了抖,摸了摸露出鸡皮疙瘩的手臂,又抖了抖,“想想都恐怖。”

因这缘故,他这个最受她喜欢的孙子,隔三差五会抽出时间陪她去看戏,看多了也就有点研究了。

康一拿出一张照片给他看,像是从什么地上剪下来的,“你看看这是什么?”

“这个……我瞅瞅……这照片哪来的,都旧了。”

“别废话,快说!”

“哦!看着应该是天平冠!”

“冠?”

对于京剧康一是十分陌生的,外门汉中外门汉,求教道:“说清楚点。”

“就是唱京剧时用的发饰,比如后妃戴的叫凤冠,皇子或是少年中属于显赫人物的,戴的叫紫金冠,你这个是属于皇帝戴的,皇帝戴的有两种,一种叫九龙冠,另外一种就是天平冠了,你这个……没错,就是天平冠。我记得这天平冠算是历史文物了,是世界大剧院的镇院之宝。我记得上个月世界大剧院为筹措修缮剧院的经费,开过一个展览……对啦对啦,你这就是展览手册上的图片。”

“很贵?”

“废话,价值连城。我记得还有个凤冠,也是古董,上头的点翠,那可是稀罕极了,说起这点翠……真是残忍……我跟你讲,那是活生生地拔翠鸟的羽毛,一根根地拔……”

康一没继续听他说下去,瞅着手里的图陷入了沉思。

颜离浩有话唠的属性,一说开了就没个停,见康一没听,恼道:“你倒是听我说啊。”

“与案件无关的我没兴趣听。”

“这可是国宝,有历史故事的……”

“下回再听你说!”

“下回?下回什么时候啊?”

康一没理他,径自对小景问道:“确定丢的就是这个冠?”

“嗯!确定!你是知道小张那耳朵有灵的,派他去听墙角跟,一听一过准。”

她又回头对着喋喋不休找人说历史的颜离浩道:“这冠是不是看京剧的人都知道?”

“当然,这可是好东西,而且出场率很高,世界大剧院有好几部大戏都用得到它,我记得奶奶说过,这冠因为叫天平冠,有天下太平之意,是个福气之物,瞧一眼都是沾福气的,所以展览会时,好多票友都去了,为的就是近距离的见一见。哦,对了,因这东西年代久了,又珍贵,戏班子还特地花大价钱用樟木做了个盔头箱。这盔头箱就是专放演员头上所戴的冠、帽、盔、巾和髯口、耳毛、鬓发等物件的,便于存放和运输。我听奶奶说,除了盔头箱,戏班子里凡是有珍贵行头的都做了专门的箱笼,什么大衣箱、二衣箱、三衣箱、旗包箱,还有梳头桌,花头可多了。说起来……这羊毛出在羊身上,这笔钱都是鼓动票友们募捐的,我奶奶捐了十万。”

大手笔啊,可见颜老太太有多迷京剧了。

“你刚才说,这个盔头箱里还会放髯口、耳毛、鬓发等物件?”

颜离浩点头,“是啊?”

“都放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