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齐瓦·高斯曼幸灾乐祸地想着。
作为一个小小的制片人,他倒是不会操那些老板的心。
此时,他更想的,就是进一步推高《地狱神探》的票房。
毕竟,他也知道,就算《地狱神探》目前的口碑很好,这种变态一样的票房走势,也是不可能长期持续的。
“不过,即使有原著的粉丝加成,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夏洛特·布斯也是够厉害的了!”
阿齐瓦心中感叹着。
通过观众问卷调查报告,他看的很清楚——
夏洛特·布斯这名导演,是继“《康斯坦丁》原著”和“基努·里维斯”这两个因素外,第三大吸引观众走入电影院的因素。
甚至还超过了朱迪·福斯特这个女主角。
可以说,《地狱神探》的票房能够首周破亿,不仅仅是因为夏洛特作为导演的执导能力,还是因为他的名气——
作为一个从来没有票房失败过的新兴商业片大导,他在观众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
而一向对漫改电影先天性带着鄙视的影评人们,这次也难得地高看了《地狱神探》一眼——
“这是一部不同寻常的漫改电影,在兼具商业性的同时,里面对人性的探索,甚至超过了很多的剧情片……”
——罗杰·艾伯特难得对一个漫改电影伸出了两个大拇指。
要知道,之前同属于华纳的《永远的蝙蝠侠》,可是被他喷的体无完肤的。
至于一向喜欢商业电影的肯尼斯·图兰,这次更是为《地狱神探》大唱赞歌——
“故事设计精良,反复反转,节奏把握适度,夏洛特·布斯讲述了一个很不错的故事。而更不错的,则是片尾的那场大战,那简直是动作电影的经典……”
——看得出来,与很多观众和影评人一样,肯尼斯·图兰也非常喜欢电影后期康斯坦丁一人单挑众多恶魔的那段动作戏,他对执导了这场戏的导演夏洛特赞不绝口。
相比之下,喜欢评论演技的理查德·曼森则更关注表演——
“基努·里维斯难得贡献了一场精彩的表演,而朱迪·福斯特更是演活了女警安吉拉——我觉得,夏洛特·布斯导演一定有一根神奇的魔杖,他只要用其对着演员点上一下,演员就能开窍。”
“所以,那些没有演技的明星们,你们的机会来了!”
后世的好莱坞,之所以原创电影日渐萎靡,改编和续集电影大行其道,主要就是粉丝群的问题。
要知道,电影虽然有口碑高低的区别,但说到底,除了个别喜欢多刷的人,大部分人只能为一部电影贡献一张电影票。
这就意味着,某种角度上,电影其实是个一锤子买卖。
只要花钱看完,那无论观众对电影评价如何,他个人对电影票房的贡献,基本都不会改变了。
而口碑这个东西,却是随着电影上映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变得准确的。
——上映的前期,还能花钱刷一波好评。可等到口碑评价逐渐发酵,自己刷的好评就逐渐没用了。
这种情况下,越早让可能的目标观众走进电影院,就意味着电影的票房成绩受口碑的影响越小。
——对口碑好的电影来说,这其实没什么影响,但对口碑较差或一般的电影来说,这却意味着更多的收入。
毕竟,就算是骗了一波就跑,那也终归是赚到钱了。
何况,片方与院线之家的分成机制,也让片方更愿意将收入集中在上映的前期。
要知道,随着上映时间的延长,票房分成会逐渐向负责放映的院线方面倾斜的。
也就是说,同样是实现票房一个亿这个小目标,上映三天达成和上映一个月达成,片方能获得的收益其实是不一样的。
这自然让片方更愿意快点儿把钱赚到手。
——因为这不但意味着稳,还意味着多。
至于院线方面,虽然分成比例比长线放映少一点儿,但更短的放映时间,就意味着更多的新电影可以上映。
而放映周期的缩短,也让影院的放映厅更容易爆满。
——总的来说,院线方面也是赚的。
所以,缩短放映周期,可谓是电影行业的共同心愿。
20世纪90年代之前,因为影院不足,媒体的宣传速度跟不上,让一部电影的票房潜力无法在短期内爆发出来。所以大部分电影都需要长线放映。
可90年代后,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媒体的宣传推广能力越来越强,缩短上映周期,快速挖光电影的票房潜力,就有了可行性。
不少商业大制作,都开始通过大规模宣传,让票房收入在短期内爆发出来。
到了2000年之后,票房上映首周破亿的电影都不在少数了。
——托比·马奎尔版的《蜘蛛侠》就是最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