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小飞拿起杯子,端在嘴边,茶水缓慢的往喉咙里流动,眼睛盯着玻璃杯底,隐隐绰绰映出棕色茶几漆面。
“…”
方存良有点被震住了。
他真没想到白小飞看的这么通透!
现在是粉丝经济的时代,以至于白小飞这种非常正常的依靠作品走红方式变得不正常了!
这年头,演员或者明星先要被人追捧,然后才能出演作品!
随着韩国偶像模式被引入内地,也就是粉丝养成!
这种生态模式至少在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刘烨、陆毅他们出道的时候也是小鲜肉,但都是靠作品出名走红。
现在的小鲜肉是他本人非常有名,但你却不知道他有什么作品,因为他的知名度和曝光率是靠疯狂的粉丝和经纪公司来运作的。有了这个基础,才会有一些导演或制片人对其抛出橄榄枝,这样没什么风险。传统的电影电视剧选角,还是要靠慧眼识人,当然带给观众的惊喜也更大。
“未来有什么规划呢?”
“继续拍电影、电视剧!”
“没考虑做老板吗?”
“您说的是自己成立影视公司的意思吗?这个我之前也有考虑过,但你是要做王中军、王中磊,还是做张艺谋、姜文?是企业家还是艺术家?我可能会做一个具备商业思维的艺术家,但归根结底还是艺术,因为钱是赚不完的,有价值的东西不能用钱衡量,希望能拍一些比我生命还长的艺术品。”
“最后再问一个问题,”方存良犹豫了一下,还是提问了:“有网友说你脾气很大…”
“您想问什么就直接问吧,反正就咱们两个,我要是不想回答,会直接说的!”
网络电影和网剧一样,都是根植于互联网、视频网站的一种新型影视作品发展模式!
不过跟网剧不同的是,网络大电影一直没有出现让观众耳目一新的作品,提到网大,第一反应就是低端、烂片、博人眼球!
这个倒也算是事实…
而且这帮做网大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捞偏门,他们起标题很有讲究,比如说找《美人鱼》的时候,会遇见《美人鱼前传》;搜《捉妖记》的时候,也能搜到《捉妖济》;《我不是潘金莲》还没上映,就有《我是潘金莲》、《潘金莲就是我》两部网络大电影抢滩登陆!
对了,必须要提一部作品——《宝宝别哭》!
就是宝宝事件爆发的时候,某团队蹭热度用一个星期时间拍摄而成的作品!
网络大电影其实算是个怪胎,2014年3月,爱奇艺首次提出网络大电影的概念,指向那些时长超过60分钟,故事结构完整,通过互联网渠道发行的电影。
经常被媒体报道的那部2015年4月在爱奇艺上线的《道士上山》,实际拍摄8天、成本28万、净收益超2400万!
这投资回报比简直了!
更关键的是,比陈凯歌的《道士下山》早上映约90天。
凯哥大导演不知道是不是被《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给整的伤心了,居然没有指责这种明显的蹭热度行为…
《道士出山》几乎成了一段时间内网大的标配:小成本、低质量、蹭热点,后来还有了一些软色情。
有了成功案例在前,网大很快进入爆发期。
据统计,2015年网络大电影全网上线超过650部,到2016年这一数据已升至2000多部!
能赚钱的产业才是朝阳产业!
可惜,爆发期之后,迎接他们的就是崩盘!
光电爸爸出手了!
下架了一批热门网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