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神》不用宣传?你都半年没有露面了!”
“…”
上影节的最大作用就是宣传作品!
上影节已经是名义上的全世界最奇葩的影展,与其说是国际电影节,不如说是华语片大卖场。
重中之重的主竞赛单元,完全不受媒体和观众待见,即便有希区柯克全集和法国新浪潮诸多大师的经典展映,也登不上主办国的文娱版块。
但是媒体还是会报道,毕竟是电影圈的主流盛会!
从来都是这样,没有人关注竞赛影片的内容,主创的访谈揭秘,影评只有寥寥几篇,且找不到令人惊喜的观点。
对了,去年,大概是为了博版面,一次性颁了三枚最佳男主角…
看得出,上影节在努力操办,想让自己成为地域性的电影节!
这几年,随着内地市场的壮大,上影节借着红利,倒也确实有不少国际导演参加。
今年受邀的大导演更多,冯晓刚、管唬、陈可欣、伍迪艾伦…
到时候肯定会有一堆的媒体跟踪报道,这对电影的宣传肯定是有利的!
“行,我安排一下。”
按目前的进程来看,差不多还有十五天,电影就拍完了,时间很充裕!
“还有…”
“还有?”
“…你都半年没露面了,这部电影拍完,你需要接受几篇专访!”
“我一导演,露面干嘛?我又不是冯晓刚,逮谁喷谁,我今年就老老实实拍戏,别给我接那么多乱七八糟的活动!”
小白很不满,直接拒绝了!
“华语电影传媒盛典、亚洲电影大奖、大学生电影节,这些你可都是受邀嘉宾!”
平平说了一堆,小白摆了摆手:“跟我无关,我现在只想安安静静把《药神》拍完,对了,《老中医》那边怎么样了?”
《摔跤吧,爸爸》之前,或者说《三傻大闹宝莱坞》之前,我们对印度电影的印象是什么?
动不动就跳舞唱歌,动作片就是各种开挂!
《雄狮》,牛顿看了想打人,十连拳动态图就是出自此片;
《超世纪战神》,鼻孔接子弹;
《宝莱坞机器人之恋》,男主角有一个人武装起来的兵器库,无力吐槽;
《勇士柏瓦拉传奇》,汽车撞直升机;
《皆大欢喜》,特意把汽车凌空翻转三百六十度送戒指…
看了这堆电影,只想说一句,你们拍这些是为了搞笑吗?
但是这几年,宝莱坞打开了审查这个天然桎梏之后,涌出来了无数的作品!
《摔跤吧,爸爸》之前,阿米尔汗出演过一部《我的个神啊》,公开质疑宗教。
里面有一句台词:“我读过薄伽梵歌,古兰经,也读过圣经。”
然后中文翻译过来以后,用省略号代替了古兰经,还真是,有意思啊,这可是国内公司正版引进的翻译哦,不是民间字幕组呢。
阿米尔汗的《我的神啊》可是直接嘲讽了印度教,佛教和教这三大宗教,他在嘲弄这些的同时,他所在的国度却是一个宗教氛围浓郁的国家。
咱们要是能拍出个嘲讽拉面帮的电影,审核都不用,估计写剧本的人还得去伊协喝茶。
破坏民族团结的大帽子直接就扣在了你头上!
当然,就算你真拍出来了,也没几个人看,谁有闲功夫关心民族、宗教矛盾?
翻看一下这几年的印度佳作《摔跤吧,爸爸》、《小萝莉的猴神大叔》、《起跑线》、《我的个神啊》、《厕所英雄》、《印式英语》、《印度的女儿》、《厕所爱情》,全特么是反映现实的作品!
题材很类似,叙事手法很类似…
《摔跤吧,爸爸》,当然很不错的体育类励志片,其实,几年前国内就有一部差不多题材的《一个人的奥林匹克》,讲的是刘长春的故事。
刘长春是谁?中国奥运第一人,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
电影拍的不怎么样,但故事还是很完整的,尤其是励志方面做得很到位!
结尾在二百米的起跑线上嘎然而止,最后的镜头是刘长春坚定的眼神和蓄势待发的身影…
现实是冰冷的,不管我们有多么热血沸腾的决心,对于当时的中国,站到那根起跑线前,已经是经历千辛万苦的胜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