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今日嘉和帝忽然说出来这样暗示满满的话语。
夏子晋受宠若惊,忙跪地推辞道:“父皇春秋鼎盛,国事繁忙日夜操劳,难免疲累,歇息几日便好,儿臣愚钝,还需父皇教导,万万不敢受这桩差事。”
嘉和帝起身走到龙案前,亲自将夏子晋扶起来。
“你不必推辞,况且你只是协助朕,批复过的折子朕也会看,最终决策的也是朕,此事就这样说定了!”
嘉和帝自觉近来精神和体力越来越不济,虽说天子万岁,历代以来也有无数帝王寻求长生之术。
不过他却想的通透,帝王也是普通人,终有一死。
况且兰儿在地下已经等了他很久很久,也许再过个几年,他就可以去与她团聚了。
在那之前,他要将路为老五铺平,把江山稳妥地交到他的手上。
而教授帝王之道,就从这批复奏折开始。
这些年,老五一直四处征战,于朝政上不通。
所以嘉和帝才想了批复奏折这个法子,先一点点让他熟悉朝政,自然慢慢的也就能上手处理朝政了。
也唯有老五,才能让他费这番苦心了。
夏子晋见状,不好再推辞,只能跪地谢恩。
嘉和帝吩咐福公公在龙案旁边再设一副桌案,供夏子晋使用。
福公公应声而去,嘉和帝便拿了一本奏折,让夏子晋站到他跟前,教他如何批复。
父子两人一个教,一个学,都格外的用心,气氛温馨又和谐。
此时的盛家,却是热闹极了。
盛玉萱估算着盛震和林婶子一家,差不多这几日前后脚就能到,因此便安排了十一去城门口接人。
十一是从小南村时期就被夏子晋转送给了盛玉萱的,因此与盛震林婶子都相熟,不怕认错人或认不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