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火药是出自盛玉萱之手,嘉和帝在心里给她记了一功,本打算等到大军凯旋之日,再一起论功行赏。
眼下得知盛玉萱入宫求见,嘉和帝不禁心中疑惑,暗道她不在火药作坊,来见自己所为何事?
夏子晋出征北境,不在京中,盛玉萱又屡立奇功,嘉和帝难免存了几分照拂这个儿媳之意。
心道若她进宫是有难事来求自己,那他怎么着都要管的。
嘉和帝想七想八的这么会儿功夫,盛玉萱已经进了大殿,行礼跪拜。
“起来说话。”嘉和帝抬了抬手,示意盛玉萱平身。
“谢父皇。”盛玉萱叩谢,起身后才继续道:“儿媳入宫面见父皇,是有安置流民之策,想要献于父皇。”
嘉和帝一听这话,立刻来了兴趣。
近日为了如何安置流民,嘉和帝愁的都掉头发,朝堂上议来议去,也没有新点子,都是往年赈灾救灾的老办法。
眼看着流民越来越多,朝廷总不能就这么拖着不出举措,继续议下去,所以最后只能用以前的老办法,开仓施粥。
这道圣旨一颁布下去,嘉和帝都可以想象到好不容易因为尿素方子而满了些的粮仓,很快就会空了。
可是他身为天下之主,大华朝的黎民百姓都是他的子民,他不能因为国库捉襟见肘,就不管那些黎民百姓的死活。
在这个当口上,盛玉萱突然入宫进献赈灾之策,岂能让人不激动?
“你可是有更好的法子?”
盛玉萱点点头,道:“儿媳想到一个法子,以工代赈。”
嘉和帝坐直了身子,“何为以工代赈?”
盛玉萱解释道:“朝廷开仓施粥,不知这粥要施到何时,国库的负担极重不说,也容易让那些流民生出不劳而获的懒惰思想,不知自己想法子自救,只等着朝廷的救济,此法不可行,此风不宜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