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 晋三品,准上将

“陛下英明!”

大夏王大手一扬:“磨墨,孤说你写。”

“是!”大太监急忙备好笔墨纸砚,站在龙桌下摆的一个四方矮桌上,提笔凝神、洗耳恭听。

之间夏元龙双手负于身后,一边缓缓踱步、一边出口成章:“忠勇侯、从三品中将辰申,率两万骁骑军抵御北寇强敌,以少敌众,却诛北夷五万狼骑、十万悍卒,又接连斩敌之勇将、生擒北夷少主,孤心甚慰!”

“卿立下不世之功,孤之幸甚,民之幸甚,国之幸甚!”

“即日起,擢封忠勇侯、从三品中将辰申为正三品、准上将,总统北疆边关驻防一应事宜,北地二十七城、百将千官皆可随意调用,享先斩后奏之特权,并赐珠锦百万、金币十亿、玄丹万枚,以犒赏三军!”

“卿当勤勉奋进,为我大夏一扫北夷蛮族之患。钦此——大夏龙元十五年,秋。”

当李宗明写下最后一个字后,这老太监自己都忍不住暗叹:“陛下对辰申的封赏绝对是前所未有的丰厚!”

“别的人就不用说了,光与他爷爷辰藏锋年轻时作比较,后者二十四岁从军、三十岁为将。”

“大大小小的胜仗打了上百场,费时十七年之久,年近半百了,才从五品小将一步步爬到正三品准上将之位。”

“辰申倒好,虽说功劳显赫,可充其量也就打了一场北夷之战而已,就从最开始的四品将、一路高歌猛进到正三品准上将。”

“而且,他还是有封号的正三品,见官高半级,说是准上将,其实已经与真正二品上将没什么分别了……”

“年仅十六岁便得如此地位,不光在大夏的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就算把全大陆所有王国的历史都统筹到一起,得此成就者,怕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吧?”

正在大太监心思云动之时,大夏王已经亲自走过来,对这一纸诏书用了印。

“陛下,那其他将领的封赏……”

老太监话还没说完,就被夏元龙懒洋洋的挥手打断:“那些人的赏旨你自己看着拟吧,拟好再拿给孤过目用印就是了。”

他厚此薄彼的态度还真是毫无遮掩……

{}无弹窗第759章晋三品,准上将

将领们纷纷羡慕马武的同时,也在心里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抱紧辰少帅的大腿!”

“这条腿实在是太粗壮了,只要能拽紧他一根腿毛,我后半生的仕途不说青云直上,也可芝麻开花节节高了……”

他们高兴,辰申更高兴!

早先,这“死了老子”的少年在大夏朝中只是个孤臣,无从借势。

可从今天起,他也有自己的势力圈子了。

少年这么做,并不是为了有朝一日能篡权夺位,而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障辰家的利益。

他知道,自己总有一天是要离开大夏的。而这一天,已不会太远……

自己走后,辰家的诸位长老、千百名随他征战沙场的族人又该何去何从?

即便撇开那些族人们不提,他爷爷辰藏锋是假死而非真亡。

等到真相揭露的那天,大夏王会不会以欺君之罪为由头,怒斩功臣?

辰申上一世可没少听说过“狡兔死走狗烹”的史事,所以,他绝不会把君王想的有多么大肚能容。

君王的肚量,往往跟臣子的价值有关。

一旦北夷灭、太寇陨,大夏王是否还需要留着辰家两位功高震主的臣子?答案呼之欲出。

真到那时,辰申若能有大批手握兵权的将领回护支援,他自身的实力若能更强一步,达到四星、甚至五星玄王境,那就算大夏王真起了那方面的心思,也会有多重顾忌,不敢妄动。

大夏都城,皇宫。

大夏王夏元龙哼着小曲儿逗着鸟,他很久没像现在这么高兴过了!

淮南战事吃紧,可北疆却连战连捷。

就在一个时辰前,辰申亲自以传音阵送来捷报,北方面军、大宛驻军、以及骁骑军、歃血卫四部勠力同心,再灭北夷五万狼骑、三十万悍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