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到了。”乔楠轻笑了一声:“你跟我拒绝了,文科班和理科班的同学又多了一个机会,不过,最高兴的不是我们这些同学,而是孟校长。”
“那肯定的啊。”施晴得意地哼了哼:“你跟我都参加高考,就有机会搏来年的省城高考文、理科状元。要是平城高中出了双状元,必然名声大噪,成为省城重点高中。到时候,附中沦为一线里的二线,是不容改变的事实。”
平城高中跟附中在较劲儿的事,施晴是知道的。
当初听了丘晨曦的鼓窜来到平城,附中的卫校长听说施晴的优秀,早就托关系走门路,想把施晴转进平城高中的事情给半路拦下来,并且盛情邀请施晴来他们附中。
卫校长只有一个意思,平城高中乔乔楠这一届学生,乔楠实在是太厉害了。
要想保住附中在平城的地位,他就必须得找一个跟乔楠一样厉害的同届学生来跟乔楠打擂台,施晴就是卫校长看中的那个人。
让卫校长痛心疾首的是,无论他怎么劝怎么拦,施晴不改初心,非要去平城高中,直接跟乔楠一决高下。
至于卫校长开出来的那些好条件,施晴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以她的出身,她什么都不缺,也不需要学校给她什么。
所以,孟校长半点都不知道,因为乔楠这个好学生,施晴才会转到平城高中来的,可以说,施晴是由乔楠“带”过来的。
本来卫校长错过了乔楠之后,还可以安慰自己,乔楠成绩是好,事儿多,万一高考的时候失常发挥,考砸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
在见过乔子衿和丁佳怡的做派之后,卫校长总觉得,乔楠想高考,不太平,这个说法可不夸张。
但是,因为施晴冲着乔楠去了平城高中之后,卫校长就哭了。
光一个乔楠,整个附中都拿不出一个可以与之为敌的学生,现在又出现一个施晴,天要亡他附中。
要求与大考一样,但是不分考场,不分座位,所有做题过程要求的独立性,完全靠个人的自觉性。
考前抓题本来就已经是投机取巧了。
乔楠觉得,作为高三的考生,要是连这点自觉性都没有,那么她抓题也没什么意思。
抓题,不一定是抓到一模一样的题,而是同一个题型,靠抄,一题能抄,换个说法,换个单位,稍微动一动,“抄子派”就直接傻眼吧。
本来,老师听到乔楠的安排,多少还有一点犹豫,要求和大考一样,规矩却没大考那样严格,不换教室,不拆桌子,毕竟都是一群孩子,有优秀生又有差生的,这么做,能行吗?
不过孟校长大手一挥表示,就按乔楠说的去办。
乔楠的这个办法,就跟他们老师平时给学生上课是一个道理。
不管老师教得再好,再引人入胜,要是学生不想学,心思不在学习上,再好的老师也是有可能出成绩差的学生,毕竟现在的教学不是一对一式,而是一对n式的。
让个高二生给高三生抓考题,听着够天方夜谭了,要是高三考生连这点自觉都没有,孟校长觉得,乔楠的这些心血,这些人也不配享受了。
当然,也是为了让高三生服气,孟校长安排乔楠在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曾跟高三生一块儿参加过大考。
不同的是,文科和理科的学生,只需要考自己的科目就行了,乔楠则要把文、理科的主科,通通都考一遍,然后再把考卷的成绩贴在布告栏上。
也是直到这一刻,平城高中的学生才知道,乔楠这个学霸到底有多变态。
明明是个高二生,可最后考出来的成绩竟然不比高三生差,甚至在高三生堆里都是拔尖儿的,顶多是没有年级第一罢了。
可就算乔楠没有年级第一,所有人都不敢小看她,考得比她高的人,都忌惮乔楠的存在。
乔楠比他们低了一届,这就代表着,高三的内容,乔楠已经自学完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