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 小庙,老和尚

最强逆袭 关中老人 3620 字 9个月前

赵安之突然有些释然,抬头看着万里无云的天空,长叹了口气道“罢了罢了,我和你争论这些又有什么用,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了,你愿意当缩头乌龟就继续当吧,反正下次我们再见,就是我送你走后一程,如果你死在我的前面”

“生离死别早已看淡,老爷子都能死于无名,我又为何不能?”老和尚风轻云淡的说道。

赵安之呵呵笑道“就你也配提老爷子?”

“有些事,你并不不知道而已”老和尚摇摇头道“不说这些了,你这次回来有事么?”

赵安之随口道“有几年没回来了,回来见一个人而已,至少他是你们秦家的未来”

“谁?”老和尚听到这句话,突然有些紧张道。

赵安之突然哈哈大笑起来道“秦长兴啊秦长兴,看来你那位弟弟并没有告诉你啊,说明他心里对你也有怨气啊,你想知道,那就自己去问他吧”

“罢了罢了,不知道就不知道了”老和尚本来很想知道,可却觉得执拗这个答案对现在的他来说已经毫无意义,所以也就放弃了。

赵安之玩味一笑,转身就往出走,老和尚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硬着头皮喊道“安之,丫丫还好吧?”

赵安之在听到这句话后,下意识停下脚步,然后有些愤怒的转身怒视着老和尚喊道“秦长兴”

“不管怎样,我都是她的父亲”老和尚有些失魂落魄的说道。

赵安之西斯底里道“她没有你这样的父亲,你不配,你不配当儿子,你不配当哥哥,你不配当丈夫,你更不配当父亲,你这一辈子就是失败的人生,你继续当你的和尚吧”

不远处的几位小和尚,被突然发火的赵安之给吓坏了,没想到这位看起来慈眉善目的女施主居然如此的暴躁,也不知道老和尚怎么招惹她了?难道说这位女施主是老和尚的旧情人?显然,他们猜对了。

喊完最后这些话,赵安之憋了二十多年的怨气几乎全部发泄出来了,然后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开,只留下院子里痴痴发呆的老和尚。

这一天,老和尚坐在院子里,一直坐到了夕阳西下,月满西楼……

第四百七十二章小庙,老和尚

有人西去长安,有人南下魔都,有人北上帝都,都在为了所求的东西奔波,最终结果却也不为人知。前者是秦升,后两者也因为秦升,只是并不是秦升的朋友而已。

相比于针对秦升的小打小闹,针对秦长安和秦家的那场狂风暴雨还在酝酿当中,当所有人都以为这场暴风雨会和以往差不多,最终会雷声大雨点小,随后出现雨过天晴挂彩虹,可是有些人却已经担忧起来。

山西五台山,佛教四大名山,五峰耸立,高出云表,山顶无林木,有如垒土之台,故曰五台。五台山也是国内唯一一个青庙黄庙共处的佛教道场,如今共有寺庙四十七处,多是敕建寺庙,也就是皇家寺庙,历代有不少皇帝前来祭拜。关于五台山也有不少传说,比如那位顺治爷,看破红尘放下江山,最终在五台山出家。

南禅寺算是五台山最古老的寺庙之一,寺院坐北向南,初建年代已经不详,重建于唐德宗年代,后来被毁只剩大佛殿为唐代遗留,其他多是明清所建造。唐武宗会昌灭佛,只有南禅寺逃脱了这次劫难,幸运地独存于五台山,因而也就成了现存最古老的木质建筑。

南禅寺并不大,也就几座建筑而已,呈四合院结构,最有名的则是唐朝的那几尊佛像,除莫高窟以外,这都是国内现存最早的几尊佛像,可惜二十年前被盗过一次,让寺庙损失惨重。

南禅寺虽然在五台县,但是并不在五台山风景区里,而是在直线距离几十公里以外的一个小村落,远离了五台山的热闹繁华,独处这僻静之处,所以游客不多香火不旺,庙里也只有那么几个和尚而已。

这里有位年过花甲的老和尚,二十多年前来到了南禅寺,从此再也没有离开五台县半步,他如今是庙里比较年长的和尚,不过却什么都不管,只是每天扫扫地擦擦佛像碑帖等等,有时候会和并不多的游客们聊几句,大多时候都是在打坐念经。

这天的中午,老和尚忙完一切事情以后,独自大殿前面的台阶上发呆,寺庙的其他和尚都习惯了这位老和尚的处事风格。院子里有不少杂草,老和尚都不让收拾,说是等到青绿变枯黄的时候再除掉,大家也就由着他了。

香客并不多,多是慕名而来的游客,倒是附近的村民对他们比较恭敬,时常送些东西过来,再加上仅有的那些香火钱,日子倒也能过得去,当然相比于五台山景区里面那些寺庙,他们就真的是穷的要命。不过能选择这里出家,而不是去热闹的五台山景区的,也各有想法吧。

院子里二十年前那场秒顶之灾,老和尚正好去显通寺找一位高僧论道,回来以后才知道出了事,那次还很年轻的老和尚在寺庙待了五六年,第一次有些愤怒。后来那伙盗贼都被绳之于法了,文物也被追回不少,大家都说他们是孽报,唯有老和尚知道到底怎么回事。

南禅寺的风景虽然没有五台山那么秀丽,但是对于老和尚来说,头顶这片蓝天就已经是最美的风景里,还有这些古木建筑陪着,已经知足了。再者他也经常去五台山那边的寺庙,走访高僧论道,有时候能住一到半月,再好的风景也早已看腻。

今天也不知为何,一个香客都没有,已经有几个小和尚又在嘟囔了,看来这个月的伙食又要下降了,最重要的是南禅寺不收门票钱,所以有些小和尚都打算跑去五台山那边的庙里了,显然会比这里过的舒服。

中午刚过,一位身穿灰色素衣的女人走进了南禅寺,外面的太阳有些刺眼,所以女人戴着墨镜,加上保养的又特别好,所以并看不出来具体的长相。不过从女人的气质就能看得出来,自是出自富贵之家,气质这种东西说白了要么用钱养要么用文化熏陶,不能沾太多的市井俗气,然后逐渐就出来了。

瞅见终于有香客进来了,而且还是位看起来有钱的香客,几位小和尚都难免有些激动,保不准心情一好就会多给点小伙钱,毕竟这有钱还愿意花钱的香客可不少。老和尚当然知道小和尚们的想法,只是懒得理会而已。

两位小和尚主动走近微微躬身施礼道“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