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逸看着胖厨师的背影,不禁又是一阵困惑,心道:“哪有修道之人还睡午觉的?我听说崇真教内长寿的人也不过二三百岁,胖师傅却说他在厨房待了几百年,怕是在糊弄我的吧?再说,哪个道者愿意在厨房待着,胖师傅怕是求道不成,才弄出这些歪理来的吧。”心中虽疑窦重生,认为胖厨师的话不可采信,但是仔细想想,又觉的他的话有些道理,一时拿不定意思,将信将疑。
胖厨师的话与道经所授可谓大相径庭,也就是肖逸刚学道不就,还不够深入,才思考他话中的道理,却换做其他道者,轻者说他是谬论,重者就是妖言惑众,其罪名可就大了。
这时,肖逸脑海中已满是胖厨师的话。恍惚中,也不知如何回到住处,拿起《道德经》来便重新读起来。
原本以为自己对《道德经》已经理解透彻,这次看来,才发现自己理解的不过都是皮毛。而且将《道德经》与胖厨师的话印证,竟发现胖厨师的话很有道理。顿时,胖厨师在肖逸心中的地位无形中高大了许多。
此后几日,肖逸见到胖厨师时,由衷地产生一股敬意。每次帮其洗碗时,也再没有一丝抵触心理,全身心投入,突然发现洗碗其实也是一件愉悦之事,手脚也轻快了许多,感觉不到一丝疲惫。肖逸借机向胖厨师问道,胖厨师道:“这证明你开始入道了。这种变化,与其说是你心情变化所致,还不如说你体悟到了道。”顿了顿,问道:“你这几日可是重新看了《道德经》?”肖逸点头称是。胖厨师道:“伯阳老祖的教诲博大精深,便是参悟一生,也是不能详尽。但是你也不能只局限于《道德经》,只有博览群书,才能深入浅出。”肖逸疑惑道:“师傅不是说其他经书都已经歪曲了老祖的原意吗?怎么还要学习?”胖厨师道:“世事皆是相对的,没有对,那有错?你不去看其他的书,怎么知道老祖是正确的?每一本书都是一定道理的,或大或小,只是看你能否抽丝剥茧,把真正的道理给挖出来。”他见肖逸渐渐舒展开的脸庞和逐渐善良的双眸,笑道:“孺子可教也。”
。
自此,肖逸便正式落足崇真。白日里除了帮胖厨师收拾厨房,其余时间就在屋中学习道藏,有了胖厨师照应,日子倒也过得顺畅。期间长清道者回来一次,并未说多少言语,交代了几句要多多领悟道藏精髓云云,便又下山去了。
一个月时间,读完了《清静经》,又一月,读完了《道德经》,便开始修习《南华经》。这日,刚看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辨,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时,不觉日已中天,忙收拾了书本,向厨房跑去。
吃过午饭,收拾碗筷时,肖逸脑海中想着书中情形,不觉已神游天外,体悟人神之能。正值心神欢畅之时,突闻“哐当”一声脆响,竟是摔破了一只碗。肖逸登时又惭又愧,忙收拾破碗,等着胖厨师责骂。平时里,胖厨师总爱说教,说话一向直来直去,而今日却奇了怪,半天不发一声。
等到全部收拾停当,胖厨师肥大的屁股往桌子上一坐,说道:“小子,你是看了几本臭书,就当给我干活是浪费时间吧?”
肖逸心道:“该来的总是要来的。”口中却忙道:“小子一时走神了,请胖师傅原谅。”
胖厨师把手一挥,道:“少来你那一套。胖子我今天教教你什么才是道。”肖逸忙道:“请胖师傅指教。”胖厨师道:“伯阳老祖说的道,是遵循自然,顺应天道。那是一种自然体悟,是真正适应世人的道。到后来,人们崇尚道学,本来是好事,但是却把道给过于美化了,成为一种理想状态,描绘的很漂亮,但是依之修行,却将人带上了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