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儒家以玉临风为首,但是儒家孔门有七十二分支,冉霖甫属于冉氏一支,非玉临风所能管控,所以说话毫无忌惮。
玉临风原名实为季霖风,和门主季宏仁又皆是颜氏一支。百年前,颜氏出了一位惊才绝艳之人,博学多识,贯通古今,欲行兼济天下之志,便更名为济天下。后人也随着改了姓,只是百家姓中原没有“济”姓,就按谐音成了“季”。到了季霖风,其生性潇洒,不拘小节,也效先祖之风,更名为玉临风。
公孙辩听冉霖甫话中有藐视之意,不由气极,便向其他诸派求援道:“九州诸派齐聚于此,共同抵御(下)阴界,而道家弟子却与(下)阴界联手谋害我九州之人,诸位觉得此事该当如何处理?”
他欲借悠悠众口来主持公道,不料名家虽擅长论辩,但其论辩又多流于“苛察缴绕”,诡谲奇异,有强词夺理之嫌,所以名声不佳,与诸派关系也不善。
道家与世无争,与诸派无怨。相较之下,众人纷纷选择沉默。墨千手也是三缄其口,唯有孙伯约作为参事人,迎合了一声。
公孙辩见状,登时面红耳赤,恼羞成怒,便要展示他名家雄辩之才,与众人理论。
这时,墨家弟子赶到,墨千手忙叫过田柯来,询问事情原委。
公孙辩也道:“田柯贤侄,你且和大家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田柯愣了片刻,弄清名、鬼两家的目的后,表情一变,嗤之以鼻道:“恬不知耻。”突然走到肖逸面前,躬了半身,行大礼道:“那日多亏肖逸兄出手,田某人及四位师弟才捡回性命,田某人在此谢过。”当日的另四位墨者也忙上前叩谢。
田柯又道:“当日田某人误信了惠禛那厮之言,错怪了肖逸兄,还望肖逸兄大人大量,莫要记在心里,影响了道、墨两家的交情。”
事态至此,奇峰突转,众人闻之,无不讶然。
---------------------------------------------
求点击、推荐票、收藏
。
求点击、推荐票、收藏
---------------------------------------------
肖逸看着长靖真人神情变化,心也不断下沉,忖道:“鬼、名两家沆瀣一气,一口咬定说我勾结(下)阴界,长靖真人不得不信。长靖真人若把我交出去,我这小命定然不保。”当下,左顾右盼,便欲伺机而逃。
公孙辩道:“长靖真人,你是要把那肖逸交出来呢,还是要袒护他,承认你道家确实与(下)阴界有勾结?”道家论道大会时,他也在场,当时未加留心,所以肖逸就站在他面前,他却不知。
长靖真人听他把话说的如此尖锐刻薄,故意挑拨,心中怒甚,只是迫于两家一起问责,令他发作不得。可是要他乖乖交出肖逸,又委实不愿。
此时,数家之人在场,众目睽睽之下,他不给出一个公道说法,也是不成。心中好生矛盾,一时不知如何处置,便道:“听孙先生讲,名家、鬼家皆有弟子逃生,以贫道之见,还是等这些幸存弟子到了,大家一起当面对质。若果真是道家出了叛逆之徒,我长靖绝不袒护!”
众人听长靖真人说的铿锵有力,纷纷点头,道:“不错,正应该当面对质,把事情弄清楚。”
肖逸却不以为然,心道:“(下)阴界之人不来给我作证,我是百口莫辩。此事关乎道家名声,长靖真人是绝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我还是早些脱身的好。”正慢慢后退,却见长靖真人有意无意地看了他一眼,眼神中略有怒意,登时不敢再动。
候了片刻,墨家十大钜子之首墨千手赶来。那墨千手穿着简朴,但是双目深沉,一脸刚毅,令人不敢轻视。
公孙辩立时招呼道:“墨先生总是来了,你墨家弟子虽未死伤,可是机关器具却损失不轻,大家正好一起向道家找个公道。”
墨千手微怔,竟反问道:“我墨家弟子发生了何事?又要向道家讨什么公道?”他这么一问,顿令听众愕然。
公孙辩道:“怎么?你墨家弟子田柯难道未向你禀报吗?”
墨千手摇了摇头。公孙辩和孙伯约面面相觑,他们声称要三家共讨道家,这时却有一家不知何事,令他们颇有些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