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 论道(八)

九州造化 逍仙08 2275 字 8个月前

众生细思其言,感到确实如此,不禁暗自心惊。

林月河道:“报怨亦是同理。人之一生,将面临无数未知之事,谁能不犯错。原本,人犯错之后,自身即有羞愧悔过之心。可是依照规矩律法,对其施以惩戒后,其人不仅不会再自惭,反而会心生怨怼。如此,看似平了怨,但是天地间的怨念却又增了一分。”

这时,那名家弟子惠通突然道:“以你之意,要废弃所有典章,重新回到与禽兽为伍的原始形态吗?”语带讽刺,企图想为名家扳回一局。

林月河回之以冷笑,反问道:“像如今之世,人与人之间,没有了真情实意,只剩下了规矩律法。泯灭了人之天性,即便实现了太平之世又有何义?人无情义,与禽兽又有何异?”

肖逸暗道:“他讲的也是自然之道!所谓殊途而同归,鬼家是从人性角度阐述自然之意。”

那惠通一计不成,又话头一转,讥讽道:“按照论道规矩,每家只有一刻钟的论道时间,鬼家似乎已超时不少了。”

林月河挨个贬斥诸家,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若非惠通提点,大家倒忘了此事。

佛家作为东道主,自然要保证论道公正,当下轻哼了一下,就要说话。

那林月河见状,忙抢先道:“鬼家以为,典章不可废,但是不可死搬硬套,应作为人性辅助之用,引导人类如何回报德怨。而德怨亦非必报不可,可依据福、祸、利、害决断,当相报之事有百害而无一利时,应停止相报。无论何时,皆不可磨灭人之天性。此即为鬼家之论。”

说罢,林月河功成身退,返回到了孙伯约身边。

被林月河一噎,全场反驳声顿时大歇,只剩下些许零碎之声。

鬼家朝秦暮楚,为世人所不喜。可是,鬼家纵横,自有这等掌控全局的本事。诸家虽有不服,却倍感无力。

这时,那林月河尤不罢休,不给诸家丝毫反驳之机,继续道:“表面上看,诸家所做之事颇有德行,令世人敬仰。可是诸家扪心自问,在对德怨之事做决断时,是否做过思量?”

“为了心中大道,为了天下正义,做思量又如何?”儒家南宫逍礼嫉恶如仇,任耐不住,登时大声说道。

玉临风却眉头一皱,想要阻拦也已不及,暗道:“林月河既然引人来问,就必然准备了陷阱等人来投。逍礼怎地如此鲁莽?”

只见那林月河望向儒家这边,冷笑道:“只要做思量,必然是在衡量福祸利害。而思量之后的任何决定,都必然是自己认为有福有利的一方。”

南宫逍礼不服,道:“儒家向来以天下为己任,胸怀天下苍生。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天下苍生而付出了生命。生命亦可不要,又何谈福祸利害?”

此番话说的正气凛然,引得众人鼓掌叫好,皆看向林月河,看他如何狡辩。

林月河笑道:“儒家之正气,林某也是向来佩服的。可是,你以为,只要付出生命就不是选择了福利一边吗?”不待南宫逍礼回答,继续道:“林某听闻,儒家还有杀身成仁一说。在儒家心中,‘仁’应高于生命。在不得已时,为了‘仁’而放弃生命,难道不是做出了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吗?”

林月河说的确实是实情,南宫逍礼登时难以应对。这时,众人也才明白了,林月河所谓‘福祸利害’不只是对自身安危而言,还包含了心中大道。

人人心中有道,无论做任何事,都将按照心中之道而行。当生命与道相悖时,宁可为道牺牲。表面来看,此等人德行如一,为了他人从不考虑自身。可是经林月河一剖析,竟发现这些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所行所作皆是自身以为最为有利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