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刻意望了一眼九州门派之主,道:“我等创道,是为天下苍生计。只要百姓安康,天下太平,又何必计较信民之多少,地域之大小呢?换角度思之,天下百姓受我德教,芸芸众生便都是我之信民。弘道至此,还待何求?”
稀稀拉拉的掌声响起,不够热烈,但意义非凡。只因鼓掌者不是普通人,乃是诸子百家之主。
肖逸循声而望,只见鼓掌者多是那些名不经传的小家小派,其中相识之人唯有那法家韩离。
那韩离卯足了劲头鼓掌,情绪甚是激动。肖逸见状,不禁摇头苦笑。
九州之地,主要由九大门派掌控,除此之外,堪称有势力者屈指可数。
如今的法家,还有那些小家小派,原本就没有什么信民和地域,肖逸提议对他们而言,不仅没有影响,反而有无限益处,也难怪他们要大力支持。
在前面之人的带动下,鼓掌者越来越多,掌声也愈来愈大,渐渐合成一声,成了气候。
九大门派之人见状,包括那长阳真人在内,无不脸色阴沉。
这些小家小派虽说话分量不够,但是胜在数量众多,比九大门派多了十数倍。当这些家派联合起来向九大门派施压时,九大门派也不得不慎重考虑。
“胡闹!”但闻身后的长阳真人轻叱了一声,肖逸微微一笑,身形未动,全当未闻。
他看着全场鼓掌者愈来愈多,暗忖道:“虽然这些人中多数是为了自家利益才赞同我,但是当天下实施真的德教之后,他们会发现那是一个全新的世界,根本不需要勾心斗角,你争我夺。到那时,他们会真的认同我。”
肖逸回过头来,向长靖真人微微躬身,谢其夸赞。
长靖真人笑着摇了摇头,故意向长阳真人看去。
肖逸顺其目光望过去,但见长阳真人面露笑意,脸色甚好,眼神中颇有赞许之意,与刚才盛怒之状相比,判若两人。
这也难怪,先前肖逸说“截取一线生机”,与道家当前之教相悖,惹得长阳真人发怒。可是后来所论之言,诸如“做自然之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愚民”等,皆是道法精髓所在。肖逸以道法令众生折服,长阳真人岂能不悦。
肖逸知晓长靖真人好意缓和他二人之间的关系,为回返道家重用提拔做铺垫。但肖逸心中轻叹,委实提不起兴致来,冲长阳真人勉强一笑,回过头来。
他所论之言,虽多出自道家,但是其内涵早已超脱了家门之别。他希望诸家能抛开成见,真正实现百家文化之融合。而长阳真人却仍因他沿用道法而高兴,这与其论道本意大相径庭,他怎能高兴。
待百姓情绪稍稳,又有人道:“肖逸道友,当前诸子百家思想深入人心,格局已成,让百姓忘却百家思想,岂是容易之事?你所论之道虽妙,但颇有不切实际之处。邹某不材,还望赐教。”却是那阴阳家弟子邹恒。
道论再妙,若不实用,等同空谈。此乃所有人关心之事,全场顿时安静下来,继续听道。
肖逸微笑道:“肖逸之论是否不切实际,应当问诸家之主是否愿意舍弃当前的信民才是?”
百姓闻言,顿时转头向诸家之主望去。
诸子百家经过多少代努力,方有今日之声誉和局面,要其舍弃,自然谁也不愿。诸家之主心中不悦,脸上却不敢表露,暗道:“此子好生狡猾。”
肖逸目光移动,扫过诸家之主,忽然说道:“天地浩劫之后,九大门派崛起,成今日九州之势。之后,诸家为了弘扬自家之道,扩充信民,付出之大诸家当心知肚明。可是,如今过了万年,九州格局丝毫未变,诸家之努力如水东流,难道大家不感到奇怪吗?”
诸家之主被说到痛处,心中一凛,注意力倍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