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逸听此词语境悲切,令人倍感心酸,不禁大为感叹,心道:“原来表也是个重情之人,或许他为情所伤,才会整日醉生梦死吧。”当下对其印象大有改观。
季逍仙吟完,已然泪流满面,足见动情之深。
楼中突然沉默下来,听得临河两岸传来的欢笑声,更显得此中寂寞。
片刻,那南宫雁道:“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来,干一杯。”
肖逸讶然,道:“前辈你也……”
季逍仙饮罢,忽地笑道:“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雁老儿当年也是个风流人物,他固守家中,不肯外出游历,旁人只以为他眷恋故土,却不知是他承诺了一位红颜知己,今生绝不离开大丘城。”
肖逸亦来了兴趣,借着酒意,笑问其故。
季逍仙登时兴奋起来,笑道:“雁老儿当年不思修炼,竟偷偷溜在百姓之中,参加什么踏青。结果,和一位普通人家的女子相恋。儒家婚姻,一要父母之命,二要媒妁之言,第三,还要门当户对。雁老儿哪一条也办不到,于是两人就选择私奔。”
肖逸惊奇地望着南宫雁,委实不敢相信。
这时,南宫雁只气得吹胡子瞪眼,怒道:“臭小子,你再胡言,小心老夫打你屁股。”
季逍仙毫不在意,继续道:“也是他运气好,他老子年岁已高,被他气得半死,一气之下,就出外游历,再也不管此事。”
肖逸一愣,暗道:“父子决裂,这也算是运气好吗?”但是转念一想,这二人皆被儒家礼教所困,心中反叛之意甚浓,所以思想难免有些偏激。
听到此处,不禁道:“既然南宫老前辈已然不管。那南宫前辈自己做主,此门亲事不就成了。”
这时,南宫雁却气愤道:“世上就天生有爱管闲事之人。我父亲不管了,可是孔门中有人管。而且,我那岳父深受儒家礼教影响,竟也不同意我二人在一起。于是,我一气之下,就将玉儿接到南宫府来,坚守府门,来个谁也不理。”
一老一小,相互打趣,别是一番乐趣。
但肖逸心中仍旧抛不开老幼尊卑之见,只能听得一乐,却插不上话,心中想道:“在礼教深重的儒家,竟还有这样一对活宝,当真令人难以置信。”
他听季逍城话中之言,不仅不管孔门家事,而且在与南宫雁打趣时还流露出对儒家森严礼教甚为不满,心中大为惊奇之余,又想道:“他能不参与季家和申家仇怨,或许这表兄弟还能做的长久。”
他怀有心思,虽有半斤烧酒入肚,但还是无法放开。
季逍仙见状,遂道:“兄弟,今日有酒今朝醉,明日忧来明日愁。何必一副闷闷不乐之态。”
南宫雁和季逍仙二人饮酒,皆是品味酒中之意,丝毫不用内力,此时皆有些惺忪之态。
南宫雁已然忘却自身年龄和辈分,笑道:“逍逸老弟刚刚为情所困,喝酒便似喝马尿一般,怎能开心?”
肖逸一愣,心道:“南宫前辈说话为何如此粗俗?”而且,他心中本来已暂且忘记了婚约之事,经其一提醒,登时又涌上心头。酒意之下,更见真性,一时长吁短叹,连饮了三杯。
这时,季逍仙竟安静下来,神色黯然,拍了拍肖逸肩膀,也吟诵道:“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肖逸一愣,借着酒意问道:“表哥也有一段往事吗?”
南宫雁笑道:“他为了一个女子险些被逐出儒家。”
肖逸愕然道:“还有此事?”
那季逍仙已陷入回忆之中,举杯邀月,半吟半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
肖逸脑海中已满是静姝的影子,感到唯有此诗才能配得上静姝,心中对季逍仙的才情佩服的五体投地。
可他又怎知道,季逍仙在吟诵此诗时,脑海中却是另外一名女子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