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左右之前,在曲城加入的。”
这么晚加入的那自然就没有学习过道法,也没有传道的能力了。
“这样,你就跟在我的身边吧,我传你道法!”沈奕真是真的看好徐富,本来传授道法的事情可以让其他人先带徐富入门,不过他最后还是决定自己亲自教导。
“渠帅的大恩大德,小人没齿难忘!”这完全是意外之喜,徐富跪拜了下来,激动无比的磕头。
“快快起来,都是兄弟,不用这么客气,走,我们找个山寨先安顿下来,发展信徒,等我们壮大起来了再做下一步打算。”沈奕真一扫阴霾,重整旗鼓,准备好好的总结一下失败,然后再次开启征程。
智弦和沈奕真就如同有了默契一般,彼此不动刀兵,各自闷头发展。
为了能尽快壮大自己的军队,智弦甚至在黄县招兵买马,征兵的数量先后不断增加,直到达到八千人,如此山寨之中就有一万名新兵在接受训练。如此多的新兵,需要更多的武将去训练,也需要有威望的人坐镇,所以刘石和刘星两人就被智弦派了回去,同时回去的还有大半中层将领,以尽快让这一万新兵成长起来,可以投入实战之中。
就在智弦在牟平县城窝冬,修炼自己的八卦和八门,关注着整个青州黄巾贼的情况之时,一个人来拜访了智弦,让智弦很是意外的人,因为其是历史名人。
太史慈,字子义,东莱黄县人。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弓马熟练,弦不虚发。说来还有一件太史慈的轶事。
在太史慈年纪较年轻的时候,就后担任东莱郡奏曹史。当时东莱郡与青州的长官之间互有嫌隙,互相下绊子,互相坑,是非曲直不能一概而论,就是一笔糊涂账。若是遇到案件的结论州郡之间意见不统一的时候,哪方先把案件报给有司知晓,结案的判决就对谁有理。当时正好有青州的奏章已先发去有司处,郡守担心自己的奏章后到不利,于是求取可为使者的人。
当时太史慈二十一岁,被推举为使,于是太史慈日夜兼程走下路,先抵达洛阳,却并不马上去投送奏章,而是到公车门前等候,等见州吏到了,才开始向有司送上奏章。和州吏走到了一起,太史慈假意问州吏道,“你也是前来递送奏章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