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公公也不再多言,恭敬地应下来。
姜家的人最近有些嚣张了,特别是姜陈氏母女,她们仗着姜中方出征七离,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在京都之中恨不能横着走。
正所谓树大招风,更何况姜家还没有站稳脚跟,姜中方那边还没有好消息传来,她们就敢这么上赶着作死。
郭公公也是怕她们会误了夜微澜的好事,所以才有此一问,不过看起来夜微澜也早有打算。
夜微澜神情自得,不气反笑,“她们如此做法,其实正合本王之意,若要闹就由着她们闹,闹得越凶越好,咱们连问都不必多问,只需继续盯着她们就是。”
“奴才遵命。”郭公公心下了然。
“梁霄那边又如何了?”
比起姜家的琐事,夜微澜还是更在意梁霄。
“回王爷,关于梁、严两家的传闻仍在,但显然已进入尾声,谈论的人也越来越少。”郭公公仔细地回禀着。
“还有呢?”
夜微澜轻轻揉搓着手指,似是不经意地问道。
郭公公立刻打起精神,“梁霄杀死严景松的消息仍在谣传,可惜梁家和严弘文都没有任何表态,老百姓也是疑问重重。”
“百姓们都很好奇,严弘文和梁霄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何会对杀父仇人不闻不问。”
郭公公把这些日子在东、西两市的大街上得到的消息都一五一十地汇报给夜微澜。
事情回禀完毕,郭公公把视线转移到夜微澜的身上,也不再胡思乱想,而是静静地站在一旁。
这种时候,夜微澜需要的是绝对安静的环境,而不是唠叨和聒噪。既然王爷有了主意,郭公公只要听对方接下来的吩咐就可以了。
不出郭公公意料,很快夜微澜就有了动静。
“去把王妃……”
郭公公正要洗耳恭听,但是夜微澜的话说到一半却自己顿住了。
正纳闷着,郭公公心想要不要抬头看一眼是什么情况,可夜微澜却又发出一声轻笑。
“应该是本王过去才对。走吧,也是时候去王妃那转转了。”
坊间传闻五花八门,梁、严两家的恩怨风波渐渐被压下去,姜府的传闻却尘嚣直上。
渐渐的,谈论前者的老百姓越来越少,大部分人都对姜陈氏母女二人的洋相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连带着姜府和澶州王府都被编排其中,各种传言都是沸沸扬扬。
偌大的京都城,恐怕没有人不知道姜陈氏母女闹出的笑话了。
但是皇家官驿,却是其中一个例外。
这些日子,夜微澜表现得格外低调。连他手下的人都觉得有些不对劲了。
代替王老太监跟在夜微澜身边伺候的郭姓小太监,自然感触最深。
要是换作平常,夜微澜在得到这些消息的时候,一定会有所动作。就算不是亲自给梁家制造麻烦,也会推波助澜地添一把火。
可让郭公公疑惑的就是,这次夜微澜一点反应都没有。
先不说放过挑拨梁、严两家关系的机会,姜陈氏母女多少也算是夜微澜这边的人,他从头到尾也都是不闻不问。
郭公公想不通也是自然,但他却不会随意开口问,夜微澜喜怒无常的脾气他早已摸清,谨言慎行才是他该做的。
这一日和平时一无二致,郭公公仍旧小心伺候着夜微澜,他把沏好的茶轻轻放在夜微澜面前,“王爷。”
他本以为今日还是会像之前一样度过,却没想到夜微澜突然开口了。
“嗯。”
夜微澜应了一声,语气听不出端倪,紧接着就是不经意的一句,“外面什么情况了?”
要是别人伺候,少不了要被夜微澜没头没尾的提问弄懵。但郭公公不一样,他很快就冷静下来,语气也没有丝毫波澜,只是态度更加恭敬。
“回王爷的话,传言已经彻底转了风头。”
“哦?”夜微澜发出一声疑问,但和他的表现却一点也不相称,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疑惑的神色,反而分外气定神闲,好像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郭公公声音依旧平稳,“奴才以为,定是有人暗中动作,才将传言的矛头对准了姜家。”
“姜陈氏和姜婷玉?”夜微澜提到这两人。
郭公公点头,“正是。”
夜微澜轻蔑一笑,“都是废物,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和姜中方一个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