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云公主觉得所有人都心知肚明,除了被蒙在鼓里的她之外。
这种感觉并不好受。
熙云公主聪慧,顺藤摸瓜也多少得到了些线索,但也只是怀疑,更不敢随意猜测。
这些人的身份都摆在那,牵扯太多,随便提出一方都有可能牵连众多。
她怕自己知道真相之后会承受不来。
但最后还是徐若瑾给了她力量。她们是朋友,徐若瑾对她足够信任,她也该给对方同样的信任。
想到徐若瑾,熙云公主就知道,无论她再怎么好奇也不能随随便便去查。
不然的话,这对徐若瑾不好,更是对她们两人之间友情的考验。
所以熙云公主才决定亲自和徐若瑾说清楚,有任何问题和疑惑都亲口问徐若瑾。
徐若瑾若是愿意回答,那熙云公主就认真听着。
若是不愿提起,那熙云公主就绝对绝口不提,一切都还是和从前一样。
当年的真相已经呼之欲出,熙云公主更是心中有数。
她需要的只是徐若瑾的一句话。
本不想管闲事,但严弘文已经被牵扯进去,严家更是被卷入其中,家破人亡。
熙云公主不想看到这样的事再发生在严弘文的身上。
她的心思很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见到徐若瑾了。不然的话,她也没了方向。
严弘文的安危对熙云公主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熙云公主不想把事情憋在心里,或许这样可以逃避一时,但终归不是长久之计。
她对徐若瑾有足够的信心,她们一定可以彻底解开这个心结。
“收拾一下,等郡主府来信,就随我去探望一番,其实还真是很想她,有时候比想驸马还要想。”
想到徐若瑾,熙云公主的心情也跟着好起来,脸上浮现的笑容,让老嬷嬷都无奈的跟着笑。
老嬷嬷马上应声,“老奴明白,老奴再去问问送信儿的人,公主您还是先等等,别着急了。”
熙云公主抿了抿嘴,“真的等不及了。”
“郡主府这段日子出了这么多事,于情于理我都要问一问,就算帮不上忙也是一样。”
熙云公主认真地答道。
老嬷嬷闻言也跟着叹了口气,“这些日子瑜郡主恐怕是累坏了,老奴听说丧礼还出了新的人命案子。”
她说起来还有点提心吊胆的,“听说到现在都还没抓到凶手。”
熙云公主却不怎么害怕,“找凶手是大理寺的事,不是瑜郡主可以控制的。”
“老奴也知道是这么个理,但您看葬礼上那么多人,又是光天化日的,是谁有这么大的胆子?敢在郡主府内行凶?”
老嬷嬷现在想来都是一阵后怕。“杀人不说,还劫走一个孩子。老奴看啊,八成是凶多吉少了。”
熙云公主却看了嬷嬷一眼,“不要乱说,那孩子吉人自有天相。”
“老奴知道公主您心眼好,但这回闹出这么大的事,这个京都城内都是人心惶惶。”
老嬷嬷知道这件事不会就这么过去。
“老百姓是最好控制的了,反正造谣也不要银子。”
熙云公主却是看得透彻。
之前那么多谣言,都是从坊间传播开来的。不知道给多少人造成了多少困扰。真是造谣靠张嘴,辟谣跑断腿。
老嬷嬷为了那被劫走的孩子祈福,“阿弥陀佛”地反复念叨着。
公主没有接话,但神情却是意味深长。
老嬷嬷察觉到不对劲,忙开口关心道:“怎么了公主?您是不是有心事?”
熙云公主没有回应。她的确有心事,而且还是不小的心事。
但是她不知道该怎么和人说,况且这也不是可以随随便便同别人讲的事。
与其问来问去,熙云公主更想当面亲口问问徐若瑾。
很显然,这件事和徐若瑾有分不开的关系。
老嬷嬷看着熙云公主的反应有些疑惑,但公主不说,她也不好再问,只能继续说郡主府的事。
“瑜郡主真是厉害,那种场面都能临危不惧。”
“嗯,她就是这样的性子,坚强又能依靠。”
熙云公主说起徐若瑾的时候明显神色和缓了很多。她听到有人夸徐若瑾,自然也跟着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