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在天宝元年时苏州就有户76421,口632650。等到了宝历元年(825年),白居易出任苏州刺史任上就留下来了许多诗曰:
“版图十万户,兵籍五千人”“十万夫家供课税,五千子弟守封疆”“一家五十口,一郡十万户”之类的句子。
而到了晚唐之期中原大乱,这苏州就更是成为了北人奔投最多的所在;史称“及唐末,黄巢反,天子去蜀,多士奔吴为人海。”
至今的版籍上已是“管乡一百九十四,户一十四万三千二百六十一,税茶烟酒钱六十九万八千二百八十五贯又七十六文。”
因此,哪怕是在这王朝末世之期的江东动乱之中,依靠苏州境内本身的底蕴,居然还得以维持了足足大小五支的地方割据力量。最小一支也号称胜兵上万。
当然了,在有备而来的太平军面前,这些苏州本地的土团、乡兵、镇(戍)军,所表现出来的抵抗意志和战斗力水准,也不过是比菜鸡互啄稍好一些程度。
故而当初的沿海兵马使金吾将军张全失踪后;他留在当地的千余名旧部,居然靠着最能打的凶悍之势,占据了户口最多的长洲和嘉兴两县,一跃成为当地最大的一股势力了。
结果,太平在相继攻陷和夺取了苏州的具体斩获不过数千人,但最后扫平七县的各色残余反抗下来,需要编管的俘虏居然累计达到了三万多人。
现在,这座城邑所代表的苏州全境,已然是属于自己了;不用再走上另一条历史线上,历经唐末东南征战杀戮数十年,最终烧杀成废墟再重建生聚起来的命运了。
这可是上百万人口的江东大邑啊,其中城邑中各行各业的匠人及其相关的学徒、工役等从业人员,就多达十数万之众。跟别说时相应受过蒙学、能够识字的人口比例了。
哪怕经过战乱的离散,这么大一笔人力资源只要好好的梳理和动员起来,也足以让太平军的实力明显增长一截了。这可都是除了奴婢之外的成年人口啊。
此外,在前朝权德舆《权载之文集》中亦有记载:“吴实剧郡,大田多稼,浮徭冒役,吏禁或驰,占著名数,户版不均。”也就是在乡村隐匿了大量人口。
再加上本地造船业的天然基础,只要稍加改造和调整就能够用来生产车船,而与岭东、荆南的水运和造船业,通过水路形成三角呼应之势。
想到这里周淮安不由露出由衷的笑容。
“不知大都督何事欢喜。。”
在旁陪同的苏州当地士人陆广微不由道。
“无妨,只是想到苏州境内户口人等的一些安排而已。。”
周淮安摆摆手道。
“大都督真是为民劳心竭虑了。。”
他就是刚刚完成的地方志《吴地记》之作者,也算是大都督府仓曹左判陆龟蒙的远房子侄。正好属于太平军特许破格招揽和考察的极少数专长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