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皇家秘辛

金夫 非10 4637 字 8个月前

硬碰硬必然不行,唯有让她明白他这个做儿子的,眼中始终是敬重她这个额娘的。

其次便是能不提况氏二字便尽量不去提。

而作为母亲的皇太后自然也十分了解自己的儿子是怎样的一副脾性。

再孝顺的儿子也不能给逼急了。

再者,面前的人不光是她的儿子,更是一国之君。

她此番前来,虽是责问来了,心中却也早已有了计较。

皇帝态度好,架子低,她这个做额娘的,断也没有一丝情面也不给的道理。

只是她顾忌的可不是什么佛祖会不会怪罪。

况氏如今确非非死不可。

正如皇帝方才所言,这是一件并非必要之事。

为了一件并非必要之事,是执意同皇帝对峙到底,最终伤了母子之间的情分;还是退一步借此让儿子记自己一个恩情——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做。

她在宫中沉浮多年,最终能够坐上皇太后的宝座,靠的并不全是沾儿子的光。

她从不是个会因一时之气而不顾大局之人。

“额娘可以答应你暂时不动况氏。”皇太后到底松了口:“但是,程渊短时间内决不能够再回京了——若无必要,最好永不召其入京。”

“儿子自然明白。”乾隆笑着上前扶过皇太后一只手臂,道:“此事便不劳额娘操心了,额娘尽管养好身子,至于这些大大小小的烦心事,只管扔给儿子便是。儿子倘若做不好,您再出面纠正也不迟。”

“前朝的事情额娘不懂,也可以不管。可但凡事关皇家颜面之事,倘若当真出了哪怕一星半点儿的纰漏,可不是你说不迟便真能弥补得了的。”皇太后话虽如此,然脸色已然好看了太多。

乾隆闻言只笑不语,扶着皇太后在一旁坐下,又亲自端了那碗自景仁宫送来的参茶到老佛爷跟前。

而此时的景仁宫,已有宫人将太后找去养心殿这一动静告知到了嘉贵妃的耳朵里。

“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太后这个时辰忽然去了养心殿……听外殿的小太监说,太后娘娘的脸色可不怎么好看。进去之后就连高公公都给支出去了,也不知是在说些什么,只道是这会儿还未回寿康宫呢。”

传话的人是远簪,远芝被处死之后,她顺势得了嘉贵妃重用。

她不如远芝那般机灵,却胜在还算沉稳谨慎。

嘉贵妃听罢并无太多疑惑与意外。

隐约记得这个时候,确实是发生了一件不为人知的大事的。

似乎皇上与太后,便是因此事而生出了隔阂。

只是那时她对这些动静并不上心,以至于如今回想起来总是会遗漏些什么。

故而这次她事先便派了人去验证此事。

想到此处,她与远簪问道:“小孟子可回来了吗?”

远簪刚要作答其尚未回宫,便听得外面有小太监求见贵妃娘娘。

正是被嘉贵妃派去留意打探消息的小孟子。

嘉贵妃听罢他的回禀之后,神色倏地大变。

“你说人没死?”她尽力掩饰着语气中的惊异感。

这怎么可能!?

====

ps:果然过了十二点tt因为这章比较重要,写的格外慢,再加上伏天太热,我得这个病一不能吹空调,二不能扇风扇,条件比较艰苦,所以就在龟速的路上越走越远了!

但答应大家的双更还是一定要做到,所以这章算昨天的,今天的归今天。

昨天有小天使说我作为病号晚睡的事情,这真是个无限度打脸的故事,我只能保证明天一定早睡!

谢谢大家关心!

(看大家最近又开始猜嘉贵妃是重生还是穿越了,这个暂时保密_)

晚安

冯霁雯正大感无措之际,忽见眼前况太妃的眉头轻轻动了一动。

紧接着,又是一阵急促的跳动,似是十分痛苦的模样。

但却明显是有意识了!

“太妃娘娘!”小仙大喜道:“太妃娘娘有反应了!”

然而她话音刚落,脸上的笑意便尽数为惊愕所替代——

太妃娘娘确实是有反应了。

可这反应……似乎有点儿大。

小仙望着扶着自家太太的手臂面容虚弱,口中颜色深暗的呕吐物却如流水一般往外吐的况太妃,以及被吐了一身满脸怔愣、继而绽放出了一个十分欣喜的傻笑的自家太太,一时也忍不住咧嘴露出了一个苦笑来。

“炭灰果然有用!”冯霁雯道。

小仙弱弱地道:“应当是瓜蒂散的作用吧……”

喂炭灰算怎么回事啊……

太妃娘娘这样的仙姿玉貌,平日里只吃最干净的素食,倘若得知自己被太太灌了整整一碗炭灰,那还不得就地昏厥过去啊……不,昏厥前一准儿还要取鸡毛掸子出来教一教太太做人的道理。

但太妃娘娘真若能就此化险为夷的话,不管是什么反应,对太太而言,自然都是最值得高兴的。

“太妃您觉得如何了?”见况太妃停止了呕吐,冯霁雯不顾脏污,忙扶住她问道。

可她不顾,况太妃却不能不顾……

仍处于神志不清状态中的太妃娘娘虚弱地微微张了张眼睛,也不知有没有听到冯霁雯的话,只满脸嫌弃地皱了皱眉,挣扎着要推开冯霁雯扶着她的手臂。

只是力气过于微小,并未能起到半点作用,于是表情除了嫌弃之外,又多了一抹无法忍受的煎熬。

“快,再灌一碗。”冯霁雯向小仙催促道:“吐的越干净越好,直到让太妃再吐不出东西为止!”

小仙虽然觉得这个方法略有些凶残,但出于她也想不出更稳当的法子来,唯有按着冯霁雯的话照办。

此时,忽有一阵躁乱声传来。

“太太,好像是外院那边传来的动静……”小仙握着碗沿的手指一阵发紧,语气忐忑不已:“是不是外头守着的那些人过来了?”

冯霁雯也听到了。

方才她一心只顾着太妃的安危,潜意识里甚至已经忽略了外面的情形。

如今回过神来,方才意识到当下的处境是如何棘手。

“太太……咱们暂时躲起来吧?”听着动静越来越近,小仙越发慌乱。

倘若被宫里的人发现她们不仅没走,反倒还偷偷溜了进来救治太妃,后果只怕不堪设想!

“……不对。”冯霁雯凝神细听了片刻,紧紧皱着眉说道:“好像有些不对劲。”

这动静,似乎并不是一群人单单在走近的脚步声。

随着声音的靠近逐渐清晰,小仙也意识到了异常之处。

有阻拦声,惊呼声,还有争执声……

来人似乎分了两路!

……

紫禁城。

养心殿中灯火通亮。

龙案之上积着两摞厚厚的奏折,一身深蓝色绣金龙常服的乾隆靠坐于缠龙椅上,手中执着朱笔正皱眉批阅着一则山西递来的急报。

“皇上——”

太监总管高云从捧着托盘走近,笑着说道:“这是景仁宫嘉贵妃娘娘那边儿差人送来的参茶,刚好给万岁爷养养精神。”

乾隆头也未抬,威严的脸上神情一丝不苟:“放着吧。”

高云从笑意不减地应了声“嗻”,依言将托盘放在了一侧。

“这些折子明日一早速交由内务府——”乾隆批完山西急奏,拿手指敲了敲一侧的几本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