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是在家里,便是家事。哪里是我一人之事。”和珅也笑了笑,并道:“况且我自迎娶夫人过门之时,便对太岳父承诺过,此生都会保护并爱重夫人,既有此诺,自要力行。”
只是他如今,已远远不仅是为了实践诺言这么简单了。
而听他拿当初对祖父的承诺来说话,冯霁雯也不好再多言。
只是心中自有自己的一番衡量在。
他有他的诺要守,如此尊重于她,她自也不能因此而插手太多,失了做人的原则。
和珅不知她心中所想,只将自己的如意算盘拨的啪啪作响。
他这些时日来算是将夫人的性子给摸得七七八八了,深知她做事要么不做,要做便要尽心去做的习惯——
嗯……这就是他近来总爱把家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送到冯霁雯跟前,让她或主动或被动地去做决定的目的。
咳,这种东西,说多了都是套路,还是不讲了。
但该怎么做,当然还是要继续做的。
“对了。”浑然不知已身在坑中的冯霁雯忽然问道:“今日晌午爷回椿院找我,可是有事?”
这话听着很正常。
但和珅知道,这其实就是在问——对于今日你听墙角一事,是不是该说点儿什么?
“也没什么要紧事。”和珅很自觉地道:“恰巧听了几句夫人与紫云格格的对话,还请夫人见谅。”
他倒坦荡。
“听人墙角,可不是爷一贯的作风。”
和珅忙摇头。
“夫人这就错了,我向来又不是什么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
他说的一本正经。
又不由想到了自己当时自她口中听到‘也不是’三字之时的欣喜感。
当真称得上欣喜。
紫云格格问她是不是不喜欢他。
她答:也不是。
他回去的路上有多高兴,只有他自己知道。
只觉得眼前的一切顿时都变得格外敞亮。
这种感觉,他还是头一回尝试到。
他才不管她是不是一时情急。
也不管她是不是出于搪塞。
反正他只相信自己耳朵所听到的。
这么一想,很擅于自欺欺人的和大人眼底不禁又盛满了笑意。
冯霁雯看了他一眼,刚听罢他拿一句自己本就非正人君子将此事带过,心想他约是真的未将她与紫云的谈话内容放在心上,便彻底安心了下来。
不管怎么说,她如今已嫁作人妇,再谈与福康安的过往,到底是不应当的。
如此,便勉强将他听墙角一事相互抵消了吧。
于是就道:“爷这话说的倒也没错儿。”
不是个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
和珅不以为耻地一笑,心情大好之余,含笑缓声道:“听闻京中近来十分时兴自西洋所产的一种叫做花露水的香水,与宋朝流传下来的蔷薇水大不相同,其香气尤为特别,最适宜入夏之后使用,浓而不烈,还可添清凉之感。”
冯霁雯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
听墙角的话题说得好好地,怎么忽然给她安利起花露水来了?
这可真是实打实的一言不合就打广告啊。
“故而就给夫人买了一瓶儿回来。”
嗯?
竟不是打广告,而是送东西?
====
ps:和大人的第一份正经礼物——花露水。
哈哈哈
目测搁现代这么送妹纸礼物简直就是一个大写的不懂别硬撩,以及你神经病啊离我远点
当然,夏天送花露水其实是很实用的,如果有人送我,我就很高兴。
能不能有点追求啊喂
我是非10,今天,我为花露水带盐。
同一刻,礼部尚书李怀志亦刚从外面回到府中。
李夫人曾氏从和宅回来之后一直冷着张脸。
李怀志回到正房一瞧她脸色便不禁也跟着皱了眉。
“怎么了这是?”他在桌边坐下问道。
曾氏跟着坐了下来。
“还能是怎么了?”她口气不善,还有几分憋屈。
李怀志闻言眯了眯略有些凹陷的一双眼睛:“东西他们没收?”
“岂止是东西没收!”说到此处,曾氏一点就炸,恼怒地道:“我这张脸简直都要跟着丢尽了——且还是自个儿送上门儿去的!你说你干什么不好,非得让我堂堂一个一品夫人去那种破落的地儿低声下气地给人送东西!此事若再传了出去,李怀志,你让我的脸往哪儿搁?”
就差没指着鼻子骂了。
李怀志是出了名儿的惧内。
他能有今日,全靠得曾家一路扶持,故而虽不喜妻子的跋扈任性,但为防落人口实,也只能把曾氏好生敬着。
此际面对妻子的发泄,也只有尽力忍着,好言宽慰道:“他们既不肯收,应是怕落下把柄给人抓着,既如此,想必更加不会与人宣扬夫人上门之事……夫人实在多虑了。”
他这妻子虽是大家闺秀出身,可不知怎地,不仅没什么涵养可言,就连最基本的眼界跟见识都没有,常常令他倍感无力。
曾家虽帮了他不少,但同样地,曾氏也没少在后头拖他后腿。
不愿听她继续在此事上多做埋怨,李怀志赶在了前面问道:“他们是怎么说的?”
“哪里来的他们。”曾氏冷哼了一声道:“招待我的是那位自英廉府上下嫁过去的主儿,至于那个什么和珅,我压根儿就没能见着人影。”
“那照这么说的话,不肯收咱们送去的贺礼,乃是这位和太太的意思了?”
“可不是。”一想到冯霁雯当时的态度,曾氏便觉得窝火至极,面上冷嘲热讽地说道:“问都没问和珅的意思,可当家的很呢!”
“若是如此,倒也情有可原。”李怀志倒显得十分平静,“咱们送的东西虽重,可这和太太好歹是英廉府上嫁出去的小姐,不为这点儿钱财所动摇,也属情理之中。”
若今日换作是那和珅,难保不会拒而不受。
曾氏听了他的话只是冷笑。
“其实让夫人今日前去送礼,也并非我之本意。”李怀志在一旁与其解释道:“而是金大人的授意。”
“金大人?”曾氏略有几分意外。
此事干金大人何事?
李怀志“嗯”了一声。
起初他压根儿没想到要去给这个什么和珅送礼道谢。
他堂堂一个礼部尚书,何来要给这无名小卒道谢的必要?
他处置钱应明一案时掌握得当,那只能说还算他有点眼力,不敢得罪他这个一品大员。
可金简却道什么,此人深得皇上青睐,若能借此时机趁早拉拢过来,日后说不定还有用得上的时候。
金简做事,素来谨慎入微。
“左右也不是什么大事。”李怀志端起茶碗呷了一口,道:“新官上任,难免总要小心谨慎些。咱们既将礼送了过去,不管他们收是不收,意思算是传达到了。”
至于其它,来日方长。
……
和宅。
见和珅回来,冯霁雯本欲同他坐下来好好地谈一谈今日之事。
不料和珅却笑着提议道不若在四下走一走。
冯霁雯不假思索地点头。
夫妻二人便信步出了椿院。
小仙与小茶远远跟着后头。
天际边霞光正好,将天地之间都染上了一层漫红。
夫妻二人并肩缓行,先开口的是冯霁雯。
她先问了钱应明一事。
她听小醒说,她送曾氏出门之时,恰巧遇见了刘全送着钱应明与丁子昱出来,钱应明的脸色并不好看。
显是未能够如愿。
但若是和珅没替他将此事办好,按此人的性子来看,他又岂会善罢甘休?
“我并未将他的考卷呈给皇上。”和珅说道。
冯霁雯更加不理解了:“那他就这么算了?”
“他所作的文章里,引用了一首诗词。不巧的是,这首诗词首尾分别含有‘复’、‘明’二字,当今陛下对前朝之事讳莫如深,向来严禁文人之间私相递传此类诗词,更何况他还将这等含有违逆之嫌的诗词搬到了科场之上。”谈到此处,和珅的语气略有一些凝重:“好在审卷的官员并未留意察觉到,若不然他纵是无心,只怕也难逃一劫。”
这等考卷哪里还能呈给皇上看。
那岂不等同是自寻死路吗?
冯霁雯听得也有些心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