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望着被小仙端到了榻边茶几上的这碟。
颗颗饱满圆润,看起来也十分地新鲜。
显然尽是挑的好的送过来的。
这两个月来,嘉贵妃也曾召她入过两次宫,她听从了和珅的意见,纵然不交好也不能闹僵,故而都去了。
嘉贵妃待她的态度一如既往地好,但是总还会时不时地冒出来一两句试探之言。
一来二去,她对嘉贵妃也有了更深的怀疑。
但因没有证据,也只能是怀疑。
但她待嘉贵妃的戒备心却是一日更重过一日。
“嘉贵妃赏的?”紫云讶然道:“这等好东西可不常见,嘉贵妃竟拿来送你,月牙儿……你跟嘉贵妃走得很近吗?”
冯霁雯下意识地摇头。
“那就奇怪了。”紫云疑惑地皱了皱眉,但下一刻又笑道:“不过既然送来了,那不吃白不吃,这龙眼瞧着可真新鲜,尝尝吧?”
冯霁雯却是看向小仙,问道:“谁做主把东西留下来的?”
往前嘉贵妃送她东西,无论贵重与否,她向来是不收的。
“是大爷。”小仙说道:“嘉贵妃娘娘想是也听说了太太受伤一事,故而送来了许多补品药材,这龙眼不过是顺带着捎过来的,大爷说补品药材都是珍稀之物,愧不敢受,只留下了龙眼给太太开开胃。”
冯霁雯听罢这才了然。
和珅这种做法倒是不难理解。
到底嘉贵妃此番送东西过来不比从前的赏赐,乃是因她受伤故才差了人前来探望,若全部驳了回去,面子上多少会有些过不去。
留下点无关紧要的东西,倒也无可厚非。
和珅办事向来周全,这点倒用不着她来操心。
如此一想,便就放心了下来。
“吃罢。”她对垂涎了好一会儿也没好意思下手的紫云笑着说道。
又向小仙问道:“小茶还没回来?”
“回太太,还没呢。”
自昨日宫里将郊外流匪为恶一案交由了刑部追查之后,小仙跟小茶便被传唤去了刑部描述遇险时的情形,以及对方的样貌特征、衣着、口音等。
如此问了半日,小仙腿都软了,愣是被小茶给扶回来的。
一来她对刑部这种地方本就存有畏惧之心,二来昨日之事太过惊险,她不仅答不出什么有用的线索来,还因忆起当时的情形,又受了一遭惊险。
小茶则不同了。
这丫头是典型的人傻胆大,对答如流。
虽然总会时不时地因为愤怒而撩出一两句骂娘的话来,让刑部诸人汗颜,但总体来说,表现可嘉。
也不知是不是因为这个缘故,今早福康安去了刑部协理此案之时,又差人召小茶去了一趟。
这一去便是大半日,眼下已是半下午了。
这丫头胆大是真,可胆大也不全是好事,这么久不见人回来,冯霁雯不由有些担心她会不会是在刑部闯了什么祸。
但转念一想有刘全那个机灵鬼陪着,应当也出不了什么事。
冯霁雯这厢正兀自作想之际,小茶恰巧回来了。
她的脸色看起来十分地愤怒。
不及冯霁雯发问,她行罢礼便径直说道:“太太,今日京郊外又出事了!”
又出事了?
====
ps:又是出门忘带防晒衣的一天…好在没怎么晒着,大家千万别学着,仗着丑就不怕晒,这并不是个好现象。
金亦禹有些复杂地一笑,点了点头。
“可赐位份了?”刘鐶之问。
“这倒没有。”
刘鐶之会意地点头,“八旗如今只选完了四旗而已,留作复看者颇多,令妹被记了名,既没当场赐下位份,想来应是宫中自有安排了。”
八旗选秀程序复杂,当日入宫选秀者,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被撂牌子出宫,譬如当年的冯霁雯;第二种则是被选中后便先赐了位份,多是家世显赫者,或是宫中为了平衡八旗势力而被事先商定下来者;而更多的一种则是留下复看,由宫中嬷嬷统一教授礼仪,最后再从中选定数人,其余的仍是撂牌子出宫。
而被留下复看者,通常有两种命运——被留作嫔妃侍奉皇上,或是赐予皇室宗亲之家。
不管是样貌还是家世,金溶月在今年参选的秀女中都算得上是佼佼者,故而其虽没被赐位份,刘鐶之却也十分笃定必然是宫中事先有了安排考量。
金亦禹闻言道了句:“昨日选罢便被姑母挑去景仁宫作陪了。”
三年一度的八旗选秀,与一年一次的选宫女大不相同,参加选秀者若不被选中,不必留于宫中侍奉数年,而是可以立即回家自由婚配,这是其一。
其二则是被留下来复看的秀女们皆是统一起居,学习宫中礼仪。
但也有少数人被贵主留在身边暂时伺候的,理由多是简单粗暴——譬如‘瞧着投缘’,再譬如‘这丫头长得讨喜’诸如此类。
此番嘉贵妃便早早择了四人去了景仁宫。
一是傅恒府上的嫡女佳芙小姐,其次是阿桂府上两位庶出三小姐和四小姐,章佳吉毓与章佳吉菱。
再有便是其胞兄工部尚书金简之女金溶月了。
刘鐶之听罢笑着道:“既被带去了景仁宫,你便更不必担心了。”
外人皆知金溶月十分得嘉贵妃娘娘青眼,加之又是近亲,故而这些年来说是被视为几出也不为过。
金亦禹却远不如刘鐶之这般宽心。
许多事情,外人并不清楚。
譬如先前月儿出事之时,父亲与姑母的态度。
自那时起他便察觉到,月儿与姑母之间的关系冷却了许多。
而月儿对进宫选秀……似乎有着一种别样的执着。
就在选秀前一月,他还曾劝说过她不如听从母亲早前的安排,向宫中求一道免选的旨意。可她非但不听,还有些嫌他多事。
而凭他对月儿的了解,这些时日来他总觉得她好像怀揣着什么他所不知道的事情或是想法。
故而金溶月此番入宫选秀,他多少有些忐忑。
因为他如今既摸不透妹妹的心思,也更加看不明白姑母的态度。
金亦禹将碗中金黄色的茶汤一饮而尽,将脑海中诸多不详的预感摒除了出去。
兴许是因为月儿今年给他的印象发生了太多变化,致使他心下时常会冒出一些从前从未出现过的想法与猜测,所以大致是他……想多了吧。
但愿一切都只是他想多了。
虽时有意外发生,但也不可将身边之人想得都太过于复杂。
“不说这些了。”金亦禹掐断了这个话题,转而向刘鐶之笑着问道:“广济寺的主持方丈圆一大师自外云游归来了,我与袁先生还有和珅和琳约定了三日之后一同前去拜访,许久没听圆一大师讲经了,你可要同去吗?”
刘鐶之听罢脸上却闪过一丝不自在的神色。
“我便不去了。”答罢似怕金亦禹多想一般,又补了一句:“近来翰林院中事忙,除却休沐之外,我怕是挤不出闲空来。”
金亦禹却还是笑了。
“你是怕同和珅走在一处,被人瞧见了,再惹出什么风言风语来?”
“……”
刘鐶之脸上有几分难以言说的苦涩。
自打从静央楼送情诗一事后,似乎不管何时何地,只要他凑巧与和珅一同出现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纵然无人出言玩笑打趣,必然也要无可避免地接触到一些异常的目光。
包括他殿试当日,因皇上钦点了和珅在一旁听卷点评的缘故,其余的贡生们多多少少都在暗下有着不好听的言语揣测。
哎……真是有苦难言。
“和太太昨日在郊外遇险,为躲避匪人迫害,冒险拿头钗刺伤了马匹,如今身受重伤在家中静养着,我倒觉得和珅不一定还有这个兴致前去。”金亦禹仍在含笑调侃着好友:“届时我差个下人去趟和宅问一问,倘若他不去,我再差人去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