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许多人都看到了,这消息传出去根本瞒也瞒不住。
所以姑娘她到底哭个什么劲儿啊……
汪黎珠边哇哇大哭着边愤愤地捶着身下软榻,恨不得将牙都咬碎。
“四姑娘可在房中?”
汪士英的声音忽在外间响起,声音不辨喜怒地问道。
守在外头的丫鬟与他行礼,垂首进来禀告。
而她前脚刚踏进內间,不及开口通传,汪士英后脚已跟了进来。
他负着手,一张带着迂腐气的面孔紧紧板着。
见他进来,绿琦连忙退至一旁。
原本进来打算传话的丫鬟则退回了外间守着。
汪黎珠却好像没听到父亲过来了似得,仍然趴在榻上哭嚎着,哭声一声高过一声,一声来得更比一声委屈凄惨。
不知道的还当她是真的因为今日落水之事损毁了女儿家的名誉而兀自悲痛不已,大有无颜存活于世之感。
“哭哭哭,遇事只知道哭闹!”汪士英不耐烦地训斥道:“哭有什么用,难不成哭能解决问题吗!”
“我的名声全毁了……”汪黎珠哭喊着道。
做决定之前她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她根本不怕名声受到影响,可她怕既没了名声,起初的目的也落了空。
谁能想到马车里坐着的金家公子,竟是那个平日里几乎不曾出门的金家大公子那个病秧子!
这下出了这样荒唐的差池,别说她的名声了,日后她纵再别有它法,却永远都没办法抹去今日她同金大公子一同落水的口实了。
换而言之,她再也不可能有机会同仰慕已久的金二公子走到一起了。
汪黎珠越想越觉得前途昏暗可怕,一时之间除了哭什么都不想做,也不敢再去想。
“平时怎也不见你如此爱惜自己的名声。”汪士英冷哼了一声,看着她说道:“可今日之事乃是意外,也怪不得你。但事情既然出来了,便要赶紧想着要如何解决才最为妥当,以防事态一而再地恶化——你可有想过此事之后,旁人会如何议论你跟汪家?”
汪黎珠只是不停地哭着。
“方才为父已经细细地思忖过了,此事眼下不外乎只有一个解决之法——”汪士英望着她,满面严肃地说道:“那便是让金禹风娶你过门。”
“我才不要嫁给这个病秧子!”汪黎珠哭得更凶了。
“混账东西!”汪士英怒道:“经商的苏家你不愿嫁,说是委屈了你,可金家这样的权贵之家,你竟还敢挑三拣四!你自己也不想想,若非是今日出了这样的岔子,金家长公子哪里是你能够高攀得上的!”
“你眼里只有你自己的利益,可曾想过金禹风同半死人没有区分,我若真嫁了过去,下半辈子势必都要毁在他手里了!”汪黎珠翻身坐起,满眼泪水地看着汪士英道:“反正我纵然是死,也不要嫁给他!”
“你也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了。”汪士英冷笑了一声,道:“金家愿不愿娶你还是两说,你倒还先嫌弃上了——你当真以为嫁或不嫁全凭你一人的心意吗?”
她到底知不知道金家如今在京城究竟是怎样的分量。
当初他险些被革职,便是金简一句话护住了他。
若不然如今他只怕连这个灵台郎都没得做。
“我绝不嫁!”汪黎珠的态度出奇地坚决。
“嫁不嫁不是你说了算。”汪士英横了她一眼,重重甩了袖子离去。
行至外间,却是对丫鬟吩咐道:“自今日起,没我的命令,谁也不许放四姑娘离开院子一步——”
此事他须得好好地借机谋划一番。
万不能让这个糊涂东西坏了他的好事。
若真能同金家做成亲家,日后他还愁没有好出路吗?
今日这桩意外当真是意外之喜。
汪士英难掩心底翻涌着的兴奋与期待,大步离开了此处。
而他这厢刚回到上房,竟又得了一桩‘好消息’——
====
ps:7月最后一天,磕磕绊绊地总算是过来了,谢谢大家又陪我走完了一段路,真的很感谢、感激。
婚期越来越近,8月仍然会很忙,但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会努力坚持不断更,因为有你们在,我时时刻刻都觉得自己肩上除了对文字的热爱之外,还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感。
再次感谢你们。
新的一月,让我们一起继续加油吧づ
晚安
金亦禹率先下马,上了前来与和珅和琳拱手一揖,笑着道:“路上马车赶得慢,让二位久等了。”
和珅含笑摇头:“无妨,我与希斋也是刚到。”
和琳好奇地看向停在不远处的马车。
之前金亦禹并未提起还会带其他人前来。
金亦禹见他将视线投了过去,忙笑着伸出手掌指向马车的方向,解释道:“马车里坐着的是家兄,昨晚听说今日我要往广济寺来,又得知圆一大师自外云游归来,便道想要亲自前来添些香油钱。”
和珅闻言了然点头。
金家大公子不常露面,他却是偶然见过的。
和琳则又盯着马车瞧了两眼。
金亦禹排行老二,上面有位兄长自然是无人不晓,但这位金家大公子似乎患有怪病,多年来都未如何在人前出现过,甚至和琳只知道有这么一个人,却从来都不知道他的名字叫什么。
金禹风这个名字实在太少被人提起了。
和珅瞧着那位被下人自马车中扶下来的苍青色身影。
其人身形羸弱,面容苍白。
金亦禹见状忙上前同下人一起扶过兄长缓步走来。
兄弟二人站在一处,稍一细看,眉眼间倒真有着五六分相像。
只是金禹风看起来的瘦弱的几乎没了存在感,眼底神色略显空洞,身上少了一个正常人该有的鲜活气息。
如此被重疾纠缠多年,什么东西都被磨没了。
近来天气燥热,寺中香客却不见少。
更有不少人是冲着圆一大师今日的讲经而来。
和珅等人入了寺中,先是去了大殿中进香。
金亦禹扶着兄长去添香油钱,和珅去求了平安符,和琳独自一人无事可做,干脆求了一签用来解闷儿。
他找到解签之人,听解签人问他想问些什么,他想了想,便随口笑着答道:“日后家中景况如何,还请大师帮着看一看——”
解签人闻言定睛细看了手中签文片刻,意外地抻了抻花白的眉。
这签实在不常见。
“大师,这签文是何意?”见他迟迟不说话,和琳忍不住问道。
解签人好一会儿方才拿意味深长的语气徐徐答道:“大凶并大吉——”
“大凶并大吉?”和琳皱眉重复了一遍。
“那究竟……是好还是坏?”他有些紧张地问道。
解签人未语,只是摇了摇头。
……
定亲后的紫云时间似乎特别地充裕,家中对其管制也松了许多。
这不,前日才刚来过和宅一趟,今日又跑来找冯霁雯了。
“月牙儿,你背上的伤可还疼了?”她边嗑瓜子儿边向冯霁雯问道。
“好多了。”冯霁雯答道:“本也算不得什么重伤,这几日恢复的很好。”
之前是不碰也疼,眼下结了痂,只要不碰着,便不觉得怎么疼了。
紫云一听便眼睛亮亮地问道:“那明个儿晚上咱们一同去什刹海放河灯吧?”
“什刹海?”冯霁雯不解地问道:“跑那么远作何?”
什刹海属正黄旗领地,紧挨着积水潭与太液池,附近一带的风景确实没得说,但离驴肉胡同实在远了些,赶车都要一个多时辰。
紫云似乎还要更远一些。
好端端地,跑那边放什么河灯。
紫云闻言不答反问:“你该不是忘了明个儿是什么日子了吧?”
近来养伤养的好似过晕了的冯霁雯一时还真想不起明日是什么日子。
但细想七月初,似乎也就一个……“乞巧节?”她不甚确定地问道。
“是啊!”紫云兴致勃勃地说道:“护城河那边儿的七娘会太吵太闹了,咱们就去什刹海吧?”
“太远了些吧。”
“远什么呀?了不得咱们出门早些便是了。”紫云拉过她一只手臂,道:“你成日也不出门儿,总闷在家里不无聊么?正好趁着乞巧节,咱们一块儿出去走走,再叫上你家和珅——”
又道:“永蕃永萼也要跟着一起,你再让人知会舒志一声儿,问他要不要同去,到时咱们一群人热热闹闹儿的,可不比你待在家里来得有趣的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