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 宴客名单

金夫 非10 4795 字 8个月前

听她如此不依不饶,汪黎珠心下烦躁更重了几分:“你说得倒是容易,可你要我如何跟他们张这个口!”

“你是金家明媒正娶的儿媳妇,怎么就张不开口了?”

“你根本就什么都不知道,只会给我添麻烦”汪黎珠恼道。

她至今还没忘当初是谁一力劝说自己嫁给金亦风,又成日在她耳边跟她说倘若嫁到金家之后,会有多少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可如今呢?

荣华富贵她没看到多少,却在短短几日间,受尽了各种冷眼!

甚至连一个健全正常的丈夫都没有办法拥有。

虽说当初是她抱着想要嫁给金亦禹的心思才安排了那么一场意外,可真真正正将她推到如今这个位置上的人却是她的亲生父母无疑。

她至今才真正反应过来他们想要的不过是同金家成为亲家,从中谋取便利与利益而已,而不曾顾及过她的死活!

“你这孩子怎么说话呢!”孙氏也恼了,竖眉道:“这才嫁过来几日,让你帮这么一个小小的忙,就嫌给你添麻烦了?真是个白眼儿狼!”

汪黎珠眼睛红红地豁然站起了身来,二话不再多说转身便要往厅外走去。

“珠儿!”孙氏喊道。

她话还没说完呢!

“二公子!”

厅门外,小厮低呼一声。

撞上了人的汪黎珠抬起头来,只见面前之人竟是金亦禹。

她连连倒退了几步,垂下头来,慌乱地解释道:“我、我方才未有看路”

她方才竟迎面撞上了金亦禹。

金亦禹望着面前一身新妇装扮的汪黎珠,微微垂眼道:“无妨。我同样未有看路,这才惊扰到了嫂子。”

嫂子?

这个称呼让汪黎珠的身形为之一僵。

她嫁进金家之后,这还是头一回见到金亦禹。

她亦知道自己如今同他的关系,可真正从他口中听到嫂子二字之时,内心还是说不出的冲击与不甘。

金亦禹似见厅中有外人在,觉得不便,是以便带着小厮转身离开了此处。

汪黎珠抬起头来望着他高大而倜傥的背影,又想到成日躺在床上,连开口说话都十分艰难的金亦风,眼中的神情不由愈发复杂苦涩。

被送出了金家的孙氏面沉如水。

她一路骂骂咧咧地回到家中,将此事同汪士英说了,汪士英听罢脸色同样十分难看。

只不过他怪的不是女儿,而是孙氏。

“珠儿才刚嫁过去,金家又值多事之秋,这个时候你不是平白给她添麻烦吗?日后若再真有什么难处,还要如何开口求人?”

当真是无知至极!

“我我不都是为了儿子着想吗?”孙氏觉得两头受气十分冤枉。

“那也不该找到金家去。”汪士英皱眉道:“隽儿的亲事不必着急,依我之见,待”

“老爷太太不好了!”

汪士英的话还未有说完,便被下人惊慌失措的声音忽然打断。

ps今天舅姥爷整理打赏名单时,才看到20嘻嘻15同学打赏的和氏璧一块儿鞠躬感谢

另外不得不吐槽的是,舅姥爷今天一边整理打赏一边唠叨说自己的粉丝排名被压下去了,然后非要打赏我,我拦他不住,他执意打赏了,然而,最后:“媳妇儿,完了”

我:“?”

“我发现我打赏用的是你的号?”

我:“???”

“快删了!能删了吗?”

我:“并不能。”

冷漠脸。

今天给大家写个加更出来,只是肯定要一两点左右了,大家明早看未完待续。

“待搬进新宅子里之后,家中下人自然也要随之增添一些。”和珅的声音听起来含着淡淡的笑意,声音虽轻,却似乎夹带着一丝对日后生活的美好期盼之意:“夫人不是喜爱江南一派的建筑吗?待到修葺之时,便从江南请工匠前来,里里外外的陈设与布置,皆大改一番。到时挖上一条小溪,引水进来,植些芙蕖,再养些鱼儿”

冯霁雯听得不由转过了头去看向他。

室内灯火已熄,她隐约可见躺在地铺上的和珅将左臂枕在脑后,一派悠然自得,脸上虽看不清具体是怎样的神情,但从语气听来,应是笑着的。

她前世便是南方人,故而对江南一派的建筑有着极深的感情,偶然闲暇之时,便喜欢翻看一些有关江南风土人情的杂书,赏看画作之时,也习惯对江南风光多看上几眼。

竟不料他都留意下来了。

听他还在说着新宅要如何布置,以及日后各个居院的院名都要由她亲自执笔来写,冯霁雯不觉间也跟着微微弯起了嘴角。

她不知自己是何时睡去的,只知一夜好梦至天明。

翌日,和珅饭后换上官服,去往刑部之前,给冯霁雯分派下来了一个任务。

“前几日夫人不在家中,有客上门道贺也未备下宴席招待,如今夫人既回来了,不如拟一份宴客名单出来,再将帖子送到各府之上。”

冯霁雯听罢询问道:“都要宴请哪些宾客?”

她这几日虽不在家中,却也隐约听说近来上门道贺之人不在少数,甚至有许多之前从无来往的官员及其家眷。

如此她倒不知该如何入手拟定名单。

“太岳父与袁先生,另有金家二公子”和珅说道。

祖父与袁枚先生必然要头一个去请的。

可金家二公子?

“不是请金大人吗?”冯霁雯疑惑地问道。

她只当是金家也有人上门前来道贺过,这一场宴不过是答谢宴,故而对和珅请金亦禹而非金简,感到有些不解。

“金大人是整个金家,兴许还可代表景仁宫。”和珅似笑非笑地说道:“可金家二公子只是金家二公子,至于可否代表金家,全看个人所见了。”再者,他之所以请金亦禹前来,实则还有道谢之意。

冯霁雯愣了片刻之后方才反应过来他话中的意思。

言下之意便是请金二公子前来他为的不过是私交而已。

可金家与景仁宫却必然不会如此认为他们仍会将此当作是和珅给出的回应。

和珅还是在同金家与景仁宫周旋着。

只会聪明如他,岂肯轻易让外人抓住把柄。

冯霁雯明白过来他的用意,点了点头,并未再多问。

“还有福三公子。”和珅又道“不管是当日我在团河行宫外置身险境,傅恒府出手相助,还是此番在袁守侗一案中,福三公子都帮了不少忙,理应邀其前来。”

至于福康安之前的种种,一码归一码,做人恩怨须分明。

冯霁雯同他的看法一致,是以也就又点了头。

只是她觉得福康安大抵不会过来。

“女宾这边,便由夫人来定吧。”

“”还在等着他继续往下说的冯霁雯闻言问道:“那余下的男宾名单呢?”

“统共就这么多了。”

冯霁雯讶然。

祖父和袁先生,金二公子与福康安这才多少人?

“这几日上门道贺的宾客们,都不请了?”她问道。

“本非大宴,只是小聚而已。”和珅笑着说道:“并不适宜大肆操办。”

所以请的人越少越好。

若不然有的请,有的不请,反倒容易落人口实。

他既不愿意涉及党争,倒不如谁都不请,不仅省事儿,还能谁都不得罪。

“”

冯霁雯没料到他是这么个意思,待想明白了之后,也就道:“如此也好,倒省去了许多麻烦。”

话末却又忽然想起了什么似得,看向和珅问道:“程世伯府上可有人前来道贺过了?”

和珅颔首,继而想到了她为何有此一问一般,“对了”

“可要下帖去将程世伯府上的秦管家也请来?”冯霁雯笑着问道。

之前和珅出事,她找不到人帮忙,就连唯一的福康安也半路没了人影,如此情形之下,是秦庸做主请出了忠勇公府上御赐的黄马褂,带着她一并前往了团河行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