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料这厢还未来得及更衣,便听有丫鬟来禀,道是宫中来人了!
尤氏忙让人去禀了金简,夫妻二人片刻不做停留地赶往了前厅。
来人是一群宫女太监,为首的是景仁宫里的大宫女远簪。
尤氏认得她,忙就上前笑着问道:“可是娘娘有旨意?”
这么大的阵势,八成是要接月儿进宫去吧?
尤氏暗自揣测着。
若果真如此的话,她也没有其它请求了。
向来聪明理智的女儿做出这等出格的傻事来,她虽怒其不争,可更多的还是心疼,如若能够如愿进宫,再谋个名分的话,不管怎么说……也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远簪闻言沉稳的脸上没有太多表情。
“娘娘差奴婢前来,确有吩咐。”她看着尤氏与金简,却是向身后吩咐道:“小英子——”
一名小太监上了前来,手中提有一只梨木雕花鸟图食盒。
“这……这是何物?”尤氏不明所以地问。
那名唤小英子的太监伸手将盒盖掀开了来。
只见偌大的食盒中,仅有一碗颜色褐赤的汤水。
尤氏见状一惊。
“娘娘听闻金二小姐不仅旧伤未愈,近来身体也多有不适,特地命太医开了方子熬下了这碗补汤,吩咐了奴婢务必亲自送至府上,让金二小姐服下。”远簪说道。
“补汤……?”尤氏脸色一白,连忙看向金简,“老爷,这……”
谁能相信这当真只是一碗普通的补汤?
====
ps:错字未修,回头再捉虫
记不得这是第几更了,接下来还有,大家嫌晚的可以明天再来
昨晚上他如此行径,她气还未消,竟还想着去送他?
且他又特意嘱咐了丫鬟不要吵醒她,显是不愿意她去送的,她又何必自找难看呢?
罢了,不去了!
冯霁雯将象牙梳掷回了梳妆台上,皱眉坐回了床边。
小茶端着热水进来之时,见得如此情形,不由问:“太太您怎么又坐下了?”
再晚些,只怕是真的见不着大爷了。
“不去了,命人传饭吧。”冯霁雯脸色不善地道。
小茶又长长地“啊——”了一声。
这变来变去的,究竟是为了什么啊……
主子们的心思,还真是让人猜不透啊。
于是,小半个时辰之后,冯霁雯出现在了正阳门大街旁的一座茶楼之中……
她坐在二楼临窗的位置,望着自大街上穿行而过的兵士,以及一辆辆清一色栗壳漆打底、清幽桐油挂面的骡车车队。
车厢封的严严实实,又有油布包裹,其上加着封条,显是要押送去云南的粮草军饷。
冯霁雯一眼便瞧见了骑马行在最前头的一行人中间,那身着一品官服,头戴顶戴花翎之人。
他此番远去云南,留下了秦顾暗中保护她的安危,又留下了刘全帮着打点家中事务,自己却是一个知根晓底的人都没带,也不知这一路上可会有不方便的地方。
还有那些她从半夏那里得来,用来防治云南毒虫瘴气的药丸,她放在他贴身的行囊中了,却不知他记不记得去用。
想到还有许许多多尚且未来得及亲待之事,冯霁雯便不禁拧起了眉头。
她本想着今日一早便起身送他,好细细与他叮嘱一番的。
谁知昨夜出了此等荒谬之事,今早他又一声不响地独自走了。
冯霁雯望着那道骑马缓行过街,愈来愈远的身影,心中一时分不清是气恼多一些,还是担忧多一些,又或者还有几分难以察觉的不舍之情,是以只觉得百感交集。
“太太,大爷都走远了,咱们回去罢?”
一旁的小茶提醒道。
冯霁雯放下手中早已凉透,却一口未沾的茶水,适才站起了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