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4 用情(月票×90加

金夫 非10 2678 字 8个月前

昨日雪已停了,却仍不见好天色,天地间阴沉一片,不觉让人产生压抑之感。

冯霁雯跟着仆人来到了外书房中。

“程世伯。”

冯霁雯站定,带着两个丫鬟朝着书案后的程渊行礼。

程渊正挥笔写着什么,冯霁雯定睛瞧了瞧,却见是岳飞的《满江红》。

“坐吧。”

程渊搁下笔,对冯霁雯道。

“今日前来,可是要问致斋之事?”二人相继落座之后,程渊开口问道。

冯霁雯点头。

“外面说法纷纭,侄媳想听程世伯说明实情。不知他……可有大碍吗?”

“此事我未对他人提及,但确实不应瞒你。”程渊微微叹了口气,道:“致斋受了重伤是真,可在云南养伤却是个幌子——他自受伤之后一直昏迷至今,不知何时方能醒来。”

不知何时方能醒来?

冯霁雯脸色一白:“程世伯此言何意?”

哪里有人受伤会昏迷这么久的?

程渊便将当时为救和珅性命,不得已之下令其服下了浸毒草的经过与她明说了。

本以为冯霁雯听罢会难以接受,却不料她的反应竟是松了口气一般。

“如此便好。”

她紧紧吊了一整夜的心,豁然就放了下来。

“只要能平安无事,纵是昏睡上数年,亦是幸事。”她说道。

程渊有着一瞬的怔忪。

实则这也是他的想法,只是未曾想到这位侄媳最为在意之处却是同他一致——那便是致斋的安危。而至于这数年间会被耽搁的所谓名与利,皆是不值一提的。

“那可安排好何时回京了?”冯霁雯问道。

“因致斋身上尚有伤势未愈,故而暂时不宜长途跋涉,是以还未确定下来。”

冯霁雯点头。

她还待再问些什么,余光中却瞥见书案后那一面墙上,悬着一幅已发了黄的画。

本是不经意间一眼,可也正是这一眼,便吸引去了她全部的注意力。

====

ps:第十更!

刚才看了书评区,大家竟然都在担心我的身体,感觉心里好暖,但我会注意哒,也就任性月底两天了,明天好好休息,祝大家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啊

{}无弹窗去÷小?說→網』♂去÷小?說→網』,

和珅临行前,他并未多言,只一句:务必保全大清颜面。

他也知这是一件极难办的差事。

皇子被俘,敌军便占据了上风,若要言和,必然要做出让步。

可放弃皇子,亦是不可能之事。

如此两难间,已形成了看似不可破的困局。

不料和珅竟铤而走险,行了釜底抽薪之举——

据说为防止走漏风声,就连程渊傅恒及阿桂等人都瞒的死死的,全靠着一人之力让缅人赔了夫人又折兵。

他的胆子可真是够大的!

本以为读书出身之人,谨慎周全乃是天性,如此一来,难免少了一份不可或缺的果敢,可未曾想到,他到底还是再一次低估和珅其人了。

竟是将这桩棘手之极的差事办得出乎意料的好。

“此次他伤好回京,朕必会厚赏于他。”至于不能明赏的那一份,那折成暗赏。

“皇上圣明。”

“说罢了和珅,再谈谈你吧。”云南传来捷报,八阿哥又平安脱险,缅人再无了依仗,乾隆心情已是大好,他看着程渊,语气稍霁:“八阿哥被俘你与傅恒阿桂几人固然有过,但朕也非赏罚不分之人,你三人功过相抵,朕暗下便不予追究了。”

他最擅长的便是捉摸人心,赏罚分明。

如今他还想趁着打胜仗的热乎劲儿一举拿下缅甸,更是不可能于此时处置将领。

程渊知他心思想法,然思及自己此番回京的主要目的,他还是没有犹疑地撩袍跪了下来。

“微臣此次回京,一是为请罪。”他语气坚韧地道:“二则是恳请皇上下令撤兵!”

乾隆闻言蓄着一字胡的唇边笑意当即凝住。

“你是武将,大胜之初,竟主张撤兵?”

一双泛着精光的眼睛微微一眯,已有威压之气朝着程渊压迫而来。

……

“太太,太太!老太爷回来了!”

小茶从外面小跑着回的棠院,进得堂中便匆匆禀道。

冯霁雯正被冯舒志缠着下棋,二人都是半吊子水平,冯舒志却兴致勃勃。

忽然进来的小茶聒聒噪噪,惹得他抬起头来皱了皱眉。

秦嫫见状也低声斥道:“成日大惊小怪,成何体统?”

这丫头真是罚也罚不出记性来。

“回来便回来了。”冯霁雯笑着说道:“可是喊我过去了?”

“是啊太太!”小茶急急地道:“……可奴婢方才回来的路上听说,忠勇公回京来了!还带来了云南那边的捷报——”